资讯详情

中美企业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关税政策?

小周 2018-12-16 23:08
3476

近日,在阿根廷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G20 Summit)上中美两国元首达成贸易共识——美国同意暂缓明年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而中国也承诺将向美国购买大量农产品、能源和工业品,缩小对美贸易顺差——让中美两国的部分中小企业暂缓了一口气。


但是,这场“和解”依然附带了一个“90天”的期限。如果两国无法通过谈判解决在双边经济关系中的其它问题,如美方指称的强制转让技术等行为,贸易冲突很可能再次升级。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中美贸易的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未雨绸缪,重新检验或调整业务策略以应对随时可能变化的市场环境。



为此,华美银行特别邀请了毕马威会计事务所(KPMG)的高级经理Donald Hok为中小企业在这场充满变数的“贸易纠纷”中指点迷津。Hok在毕马威主要负责税务咨询、贸易和海关业务。


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争端


近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发布了最新美国经济报告 “褐皮书”。报告记录了全美12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并指出,受关税影响,美国制造商的原材料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扬。零售商也表达出了同样的担忧。



今年2月,美国开始对进口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征收保护性关税;今年3月,美国又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今年夏天,特朗普政府援引了1974年《贸易法案》(Trade Act)中的第301条,对价值500亿美元的电子设备、汽车、工业机械、发动机、塑料等商品征收25%的关税;今年9月,第三轮大规模贸易协定生效,美国对消费品、纺织品、农产品等多个行业的6000多种产品加征10%的关税,产品价值总额达2000亿美元。这些关税直接影响了美国消费者从中国购买的一半产品。另外,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对价值11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了报复性关税。中小企业如何未雨绸缪,在国际贸易中降低风险?


首先,评估企业受到的切实影响


Hok建议企业首先要了解大环境,再来确定自身的实际进口额,这些信息可以在政府的自动商业环境系统(Automated Commercial Environment,简称ACE)获得。企业一旦有了这些进口数据,便可以更好地评估关税对自身业务产生的切实影响。


然后,企业可以根据物品海关编码(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简称HTS)对产品进行分类并计算可能要缴纳的关税总额。


一旦有了产品代码后,企业就需要确定产品的原产地,最终的税率受这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中国为例,有时候产品是从中国运来的,但并非产自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这款产品就不适用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Hok谈到之前的一个例子,在对一家美国的钻头进口商进行产品原产地审查时发现,虽然产品的组装在中国完成,但钻头的电机实际上生产于丹麦。所以,这间进口商并不受关税限制。


这个例子得到的启示是,中国企业可从考虑从策略上把部分生产流程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这样,这些产品就不会再被认为是中国产品,也就不受美国关税的影响。


另一种方法是重新设计产品以获得更有利的关税分类。这就需要企业详细了解分类文件并进行相应的规划,最好事先与专业人士进行协商。



其次,制定核心贸易策略


另外,Hok介绍说,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贸易策略可帮助中小型企业削减成本。


创新重组——根据2016年生效的美国海关规定,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公司每天可以向一名客户出售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进口产品,而无需支付任何关税或提交正式入境申请。因此,电子商务公司可通过让海外供应商直接派发货物给美国的客户来减少关税支出。


退税——企业将货物进口到美国并缴纳关税后,如果再将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出口至其它国家,便可获得99%退税。Hok介绍道,近期修改的法律允许在制造和分销领域实施更大程度的进出口匹配,这可能会帮助部分企业节省一大笔开支。对外贸易区——外贸区的产品不受美国关税影响。因此,如果企业将进口货物转移到对外贸易区,那么这些产品在离开贸易区进入美国市场前则无需缴税,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佣金成本并改善现金流。尽管这种方法的应用有限,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效的。



拆散成本——企业可以从进口产品的价值中分离出某些附加成本,如运输成本、安全费用、手续费和营销费用等,这样,企业就只需要为产品本身的价值支付关税。


首次出口销售——对于和新出口商合作的进口企业来说,它可以从应税价值中扣除中间商的成本,只对产品的原价缴税,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进口企业每年的关税额。最后,Hok建议说,现在正是时候重新检验一下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并评估采购量是否需要改变。同时,这也是企业重新审视合同条款的好时机。


源自:“ 华美银行”微信公众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