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在美华人如何防范与疫情相关的诈骗

总编辑John 2020-07-19 16:28
28537

本报特稿)自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许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实施各类与疫情相关的诈骗活动,手段亦层出不穷,严重损害民众的利益。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数据,疫情期间,已有近5.25万美国人投诉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有关的欺诈行为,损失总计超过3,860万美元。

 

联邦贸易委员会消费者反馈和运作部门(FTC Division of Consumer Response and Operations)指出,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民众对疫情的恐慌心理进行诈骗。该部门特别提醒,政府单位绝对不会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联系民众,并要求提交个人资料、付款信息等。

 

我们汇总了几种在疫情期间常见的诈骗手法,特此提醒民众保持警惕,保护个人财富及信息安全。

 

钓鱼信件

 

谷歌(Google)指出,平均每日拦截的网络钓鱼邮件超过1亿封,而近日拦截的诈骗邮件中近1/5与疫情有关。新冠疫情成为网络诈骗历史上应用最多的诈骗主题。

 

常见的作案手法是,诈骗团伙利用电子邮件向用户发送大量与疫情有关的诈骗邮件,并在邮件中加入政府单位的标志以混淆视听。例如,冒充国税局发送电子邮件或短信,要求民众点击随文附上的链接查看纾困金状态,但实际上是借机窃取民众的个人敏感信息;又或者,设立一个假的生活用品购物网站,并向消费者发送广告邮件,以此引诱消费者在网站上购物付钱。因此,专家建议,民众上网购物时,若出现来历不明的购物平台,最好事先上网查询公司的真实性,以防止被骗;再者,设立一个假的联邦贷款申请网站,引诱民众上网申请贷款等。若发现诈骗行为,也可上联邦贸易委员会官网投诉。

 

网络安全软件供应商Barracuda Networks表示,疫情期间,这类钓鱼信件的增长率高达667%。部分研究人员甚至发现了利用新冠疫情做为掩护的恶意网站或智能手机APP,比如以追踪病毒传播为诉求而建立的手机APP,实际上却是利用勒索软体要求用户付费,以恢复手机的正常使用。

 

虚假信息

疫情期间的另一种常见诈骗手段就是利用虚假信息进行犯罪。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任何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核准的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但却出现了许多标榜提供疫苗和家庭测试试剂盒的商家,以及治疗或预防新冠的产品。事实上,这些都是诈骗分子的行骗手段。例如,不法分子通过售卖假冒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仪来骗取钱财,并从中盗取检测者的个人信息。联邦调查局(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FBI)表示,这些虚假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仪,不但提供的检测结果为不实,不法份子还会借机盗取检测者的名字、生日和社会安全号码等重要信息。

 

不法份子甚至会将检测者的医疗和健康保险信息卖给诈骗团伙用来行骗。FBI提醒民众,遇到以下情况时,务必提高警惕。例如,来电声称是政府部门人员,要求接听者接受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或者声称接受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可以获得报酬。社交媒体上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广告也不能相信。

 

如果民众想了解关于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仪的信息,可以前往FDA的官方网站查询。

 

失业救济骗局

 

美国各州因为居家避疫政策造成了许多人失业在家。于是,诈骗团伙就打起了民众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主意。他们冒充政府机构、卫生局或金融服务组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或发短信给受害者,引诱民众在不知情且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随后再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欺诈申请。若接到这类电话,一定要先验证对方的身份。

 

福利诈骗

 

诈骗份子冒充政府,利用钓鱼电子邮件以及伪造文本,佯装向受害者提供援助。如果受害者同意接受帮助,则会被要求需要先支付费用。此时,就应该立刻拒绝,千万不要提供社安号等个人信息。

 

税收截止期限延长骗局

 

在疫情爆发之前,美国国税局(IRS)已收到超过1.35亿美元的欺诈性退税申请,远高于2019年整年。切记,国税局绝不会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个人联系,一般都是通过美国邮局等传统渠道联系纳税人。所以,千万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和财务信息。

 

慈善捐款欺诈

 

疫情期间,许多不法分子还会利用大家的同情心,冒用医院或慈善基金会等名义进行诈骗,而骗术也越来越高明和复杂。记得,即使对方来电或电子邮件并无异样,也请务必再三验证所提组织的网站或主动致电该机构以核实内容的真实性,切勿随便单击链接或打开附件。民众还可以登录网站Charitynavigator.org,查询美国各地的慈善机构名单。另外,向慈善机构捐款时最好不要使用现金、礼品卡或电汇的方式。

 

其它重要提示

 

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发送敏感信息时需格外谨慎。虽然电子邮件和短信是生活中常见且方便的沟通渠道,但这两者并非是特别安全的信息发送方式。敏感信息如税表、商业机密、员工信息、信用卡号、银行或投资账户信息或密码等,最好避免使用这类方式传送。

 

另外,专家建议结合使用强密码、双重身份验证和最新的病毒防护软件来确保网络安全。在登录账户时,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发送代码来验证身份,可为账户增加额外的安全性。安全软件和防火墙虽然无法阻止所有恶意电子邮件,但会定期进行更新以识别新的威胁和黑客活动。

 

最后,如果发现自己成为了诈骗受害者,可以拨打全美灾害诈骗热线 (566)720-5721,或登录justice.gov/disaster-fraud 提交投诉。

 

參考资料:www.ftc.gov

     

供稿:华美银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