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
美國為何執意偏袒以色列
2010-06-05 22:35:09 【本報社論】5月31日,以色列海軍突擊隊襲擊國際人道救援船隊,打死19人,打傷38人,引起國際公憤。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一致譴責以色列的“恐怖主義”暴行,唯獨美國政府發表傾向於以色列的聲明。自二戰後以色列建國到目前為止,以色列策劃過近百次的類似“恐怖襲擊”事件,而美國始終給予以色列最強硬的支持。美國與以色列的盟友關系為何如此鐵杆?
富士康“N連跳”凸顯“兩極分化”之危
2010-05-29 13:56:31 【本報社論】連日來,中國大陸的富士康自殺悲劇接連不斷的發生,恐怖的“死亡螺旋”大有無法停歇之勢。繼發生員工“第12跳”身亡後,周四(5月27日)淩晨再有員工割脈自殺未遂。據悉,此事已驚動了中南海,北京派出中央調查組赴深圳展開調查。
惠民生 促穩定 開拓經濟繁榮新疆土
2010-05-22 13:19:50 【本報社論】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據悉,這是首次新疆工作座談會。此前,中共中央就某一地區的工作專門召開座談會僅限於西藏,過去30年召開了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
中國經濟:在優化投資環境中迸發活力
2010-05-15 15:08:46 【本報社論】5月13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民間投資36條”),重申了2005年頒布的“非公36條”的基本精神,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產業建設,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此舉既為民間資本提供了“帶寬”巨大的投資渠道,民間資本的動能優勢得以發揮,又對高房價來了個釜底抽薪,更有利於發掘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

珍視和平之可貴 免除後世之戰禍
2010-05-08 14:06:11 【本報社論】65年前的今天,即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向蘇、美、英、法代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從1945年5月9日零時生效,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以盟軍勝利而告結束,決定人類命運的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曆史性的偉大勝利。
文明交流嘉年華 全球互動新樂章
2010-05-01 11:58:18 【本報社論】今天,上海世博會正式拉開帷幕。開幕式之夜,歌聲水影、美輪美奐,黃浦江畔璀璨的焰火,映照著“中西合璧”的建築物輪廓;開幕式現場的LED大屏幕上,世界文明的演進如史詩般演繹著:從羅馬角鬥場到秦兵馬俑、從雅典到敦煌,多元文化穿越時空、交相輝映。
善待地球母親 轉變發展道路
2010-04-25 00:36:53 【本報社論】啟文前,首先向近年來在全球各地自然災難中受難受傷的生命表示深切慰問!向無私捐贈和勇敢奔赴災難現場救援的慈愛人群表示真摯感謝!

美中關系藉由核峰會重回正軌
2010-04-17 13:34:26 【本報社論】本周,被奧巴馬總統寄予厚望的首屆核安全峰會在華盛頓落下帷幕。在與會各國的努力下,此次峰會終於沒有流於哥本哈根式的失敗,峰會取得的諸多突破,令奧巴馬長舒一口氣。
奧巴馬的“四步曲”需要融入“中國音符”
2010-04-11 07:17:53 【本報社論】下周,首都華盛頓將舉行全球核安全峰會,該峰會旨在加強各國對核原料與核武器保護力度,並為5月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會議做准備。
中資海外並購:紮實穩進 海闊天空任馳騁
2010-04-03 12:46:25 【本報社論】當地時間3月28日15時,李書福終於夙願得償,吉利集團與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瑞典哥德堡簽下了收購沃爾沃的協議。這使得中國企業首次實現了對外國企業的全股權收購和全品牌收購。通過對以質量和性能優異而聞名全球的汽車品牌的完全收購,中國汽車企業從此揚帆出海、在全球市場的廣闊天地裏縱橫馳騁。
美中清潔能源合作亟待深化
2010-03-28 01:13:34 【本報社論】近期,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旱災情仍在惡化,受災人數高達6130.6萬人,河水枯竭、水井見底、土地龜裂的景象,更是令人觸目驚心。與此同時,三月下旬,遮天蔽日的沙塵暴由南至北席卷中國大部分地區,就連香港與海峽對岸的臺灣也未能幸免。接踵而至的極端天氣暴露出近年來中國高汙染、高能耗的增長模式造成的生態欠賬。
中國高端旅遊從博鼇走向世界
2010-03-20 04:10:18 【本報社論】今天,博鼇國際旅遊論壇在風光旖旎、氣候宜人的海南三亞開幕了。本次論壇將就“後金融危機時期旅遊文化產業的變革”這一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中國式協商民主凝聚“轉型共識”
2010-03-14 03:49:28 【本報社論】2010年3月13日,今年的中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落下帷幕,在經曆了氣氛熱烈的討論甚至激辯之後,中國各黨派、各界別已凝聚起“調結構、惠民生”的共識,開始轉向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中國“兩會”為“轉型之年”謀篇布局
2010-03-06 13:50:13 【本報社論】2010年,對於迎戰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的中國經濟來說,是收官“十一五”、謀劃“十二五”的關鍵之年,也是“調結構、惠民生”的轉型之年。
豐田“召回門”:日本制造的噩夢,中國制造的警鐘
2010-02-28 02:19:55 【本報社論】連日來,豐田召回危機愈演愈烈、迅速蔓延,日本制造名譽掃地、噩夢連連。25日,本田、日產、鈴木和大發又向日本國土交通省報告了總數近57萬輛的召回計劃。至此,日系汽車主力品牌幾乎全軍覆沒。
“會見達賴”失策至極 “以藏制華”必遭敗績
2010-02-21 08:29:07 【本報社論】在美中新一輪經貿磨擦日益升溫、美方屢次施壓人民幣升值未果的敏感時刻,奧巴馬於2月18日在白宮地圖室會見了達賴喇嘛。這位一直聲稱視美中關系為最重要雙邊關系的美國總統,特意解釋這是一次私人性質的會晤,且未對媒體開放。但如此掩耳盜鈴的外交辭令何似欺世?必然激起希望美中友好的雙方各界人士沸沸揚揚的負面議論。中國政府以強烈抗議予以回應,當屬合情合理。
穩定和發展美中關係符合美國利益
2010-02-15 17:54:27 【本報社論】在情人節和中國農曆春節攜手而至的日子裏,人們的心緒本該是格外愜意的,但來自華盛頓的“寒潮”卻讓人輕鬆不起來:全美仍舊處於“無就業復蘇”狀態,加州的失業率已從7.7%攀升到12%,更讓人心生寒意的是美中關係近來急轉直下。
中國加速推進發展模式轉型
2010-02-07 07:05:17 【本報社論】剛剛過去的2009年,對中國來說既是危機之年,也是轉型之年。一年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政府迅速、果斷地采取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一系列措施,迅速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態勢,在全球率先實現了企穩回升,中國出口總量躍居世界第一,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為穩住世界市場,並引領亞洲、歐美走出低穀、繼而在後危機時期實現國際經濟再平衡創造了良好外部條件。
達沃斯:探尋後危機時代的合作模式
2010-01-31 10:35:37 【本報社論】每年1月,各國政要、學界和商界的知名人士、國際組織的領袖都會聚首瑞士東部小鎮達沃斯,參加這裏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該論壇因此有了“經濟聯合國”的美譽。每年的達沃斯年會主題,都折射出世界經濟的時代特征,本屆年會的主題是“改善世界狀況:反思、重設、重建”,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日前將此解釋為“反思價值觀、重新設計合作進程、重建相關國際機構”。
海地之殤 大愛無疆
2010-01-24 08:24:50 【本報社論】21世紀注定要由全人類來共同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1月12日一場裏氏7.3級的地震突然降臨海地,震驚了世界,更是將海地人民推入地獄般的深淵。


本类推荐
本类热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