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会展
行銷何必捨近求遠?
发表于 2010-05-22 13:00 行銷智慧:行銷資源配置的最高指導原則是“近悅遠來” 【本報特稿】“行銷”這個產業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後,多出了一些不受空間限制的宣傳工具,除了過去的電視、廣播、報紙 等傳統方式,現代的行銷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網站、電子報等虛擬媒體,在短短的幾秒內就能將產品訊息傳遞給目標消費者。大多數的老闆也認為一個好的網站或一 封能打動人心的電子郵件,就可以使“全世界”的消費者“1年365天,1天24小時”不
来源:江亙松
透過網際網路的確是將潛在市場擴大了,因為遙遠的消費者透過電腦將距離拉近,而且上帝每天給的24小時也被充分拿來當作營業時間。但是在對時間與空間的過 度期待之下,企業卻常常在產品“促銷”(Promotion)的過程中發生“捨近求遠”的情形。這種現象發生在很多購物網站,例如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網站經 營者期望大陸的消費者能透過網路對臺灣的網路購物業者消費,這種情形也發生在餐飲業者希望透過網路吸引遠方的消費者。
臺灣有一家知名的迴轉壽司業者在臺北是的南京東路開了一家分店,相較於在基隆市的總店一天有超過八萬元的營業額,這家南京分店每天三萬多的業績讓老闆找上我們希望透過“網路行銷”手法作銷售改善。
如同您所預期的,這位業主希望透過網站的建置與電子報行銷方式來吸引更多他們目前無法接觸的消費者。但是經過對環境與業績的分析結論是:這家南京東路分店平常上班日的業績比週末還差,表示目前的促銷手法並未能吸引週遭的上班族消費者。分析結果讓我們不禁要問,“如果連上班族在用餐時間都不想來消費的話,那這家壽司店應該用怎樣的方法使住在比較遠的消費者願意前來消費?”所以除了先檢討產品(Product)的定位與價格(Price)等因素,秦國範雎的“遠交近攻”也告訴我們,產品促銷(Promotion)的工作應該由近的消費群下手才是上策。
俗話說“近悅遠來”,反映的是行銷資源配置的最高指導原則,如果這麼接近通路(Place)的消費者都無法產生購買意願,怎麼可以指望透過網路行銷擴大市場來增加業績,更何況迴轉壽司不像各位讀者看完這篇文章就可以吸收到某些文字,壽司要到飯店才可以吃的到,除非這家店增加了線上訂購迴轉壽司的服務那就另當別論。
“捨近”所付出的廣告成本勢必比較高,“求遠”的成交機會也相對較低,行銷何必“捨近求遠”呢?賣東西的時候讓周遭的人都願意成為消費者,可能比對不認識 的人砸廣告還要劃算。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