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风云
来源:本報訊
據科學家預測,本世紀大熊貓的生長之地——中國的溫度將不斷攀升,很可能嚴重阻礙竹子的生長,而竹子對於瀕臨絕種的大熊貓來說,幾乎是唯一的食物來源。研究人員指出,只有當竹子被遷移至海拔較高的環境下生長時,大熊貓才可能繼續存活。為此,如果一些相關保護專案進展緩慢,隨著全球變暖日益加劇,人類的各項活動可能會將改變竹子的棲息環境。
據參與該研究的一名科學家、來自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可持續方向的科學家劉建國(Jianguo Liu)稱:“這很困難,但我認為要是現在採取措施,還是有希望的。如果等到事發再採取措施,可能就太遲了。”
據瞭解,研究人員利用相關科學裝置,模擬出不同的氣候變化,預測出了三種竹子物種的未來,而這三種竹子則為地處中國秦嶺地區的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秦嶺地區可供大熊貓生存的環境則占到總體適宜環境的四分之一。這些模擬結果雖與科學家之前所做的預測有所不同,但每一個預測結果均顯示出本世紀溫度將有所上升的現象。
此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竹子還是繼續被限制生長在現在的分佈地區,那到本世紀末則會有80%至100%的竹子消失,因竹子不能忍受上升的溫度所致。
但是,如果能將竹子遷移至新的、溫度相對較低的地區生長,竹子的可持續生長則還有一線希望。但是,一切可能性都取決於人類在未來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氣候變遷的效果如何。
劉建國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所有的模擬過程都十分一致,大體趨勢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其溫度變化的程度。即使在最具希望的情況下,我們將竹子放置在任何地方生長,其結果還是十分嚴峻的。當然,如果竹子無處生長,大熊貓棲息地的消失速度則會更快。”
現在,許多野外的大熊貓都居住在自然保護區中,以免遭人類的侵犯。隨著未來溫度的升高,這些保護區的大部分地區將不再適宜竹子生長。但是,如果現在能提前採取保護措施,隨著竹子不斷變化,對這些保護區的竹子進行遷移,就有可能保留出大熊貓需要的棲息環境。
據研究人員稱,其實,氣候變遷並不是瀕臨絕種的大熊貓們面臨的唯一挑戰。人類活動已嚴重限制了這些動物棲息地的範圍。另外,大熊貓的唯一食物竹子,其營養價值和能量並不豐富,也不能幫助它們更好地生存。
除了其本土棲息地中國以外,大熊貓還被圈養在世界各處的動物園以及飼養中心。但劉建國表示,棲息地的喪失,使大熊貓的未來並不十分光明。
他說:“要真正保護大熊貓,根本不能將它們限制在飼養中心或動物園內,這並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因為這會影響它們的基因多樣性,這是最首要的問題。”
據瞭解,該研究結果已刊登在今年11月11日的期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