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汇
美國多位專家呼籲美中開展太空合作
发表于 2013-05-20 01:10 雖然中美之間近年來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太空合作,但中國發展太空技術的步伐並未放慢。中國本週一(13日)最新發射的探空火箭被美國認為實際上是沒有衛星靶子的反衛星試驗,而2011年中國進行了19次太空發射,首次超過美國。
来源:中評社記者餘東暉華盛頓
美國多位太空問題專家近日在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舉行的美中太空合作研討會上異口同聲地呼籲世界兩個主要的太空大國展開合作。他們認為,美國不與中國合作,反而失去了影響中國太空政策的機會,而太空安全環境正變得日益危險,拒絕交流合作容易產生誤會和誤判。
孤立中國並不現實
美國海軍作戰學院太空問題專家詹森-弗裏斯(Joan Johnson-Freese,圖P3-1-1)指出,不管中國是敵人還是朋友,都應當與中國進行太空合作,因為太空技術雖然關乎國家安全,確有競爭性和對抗性的一面,但同時有內在的國際性,繞不開國際合作。太空同樣需要路規,也需要知己知彼。
有意成為國際太空俱樂部一員的中國一直被拒絕於國際宇航空間站的大門之外。詹森-弗裏斯設問:如果中國在2007年時就有宇航員生活於國際宇航空間站,它還會進行射殺衛星的試驗嗎?答案是:很可能不會,而只會進行低空的導彈防禦試驗。她說:太空正在變得更加全球化,越多的國際參與與相互依賴,其行為就越不危險,就像GPS大家都依賴,沒人想去破壞它。
詹森-弗裏斯再問:中國是否仍有興趣在太空成為美國的夥伴?這位經常有機會與中國太空專家交流的美國專家說,中國現在自己有雄心勃勃且迄今非常成功的太空專案,中國太空界許多人有一種感覺:美國有時是不好合作的國家,現在與美國合作反倒可能放慢中國發展太空技術的進程。
詹森-弗裏斯指出,美國不願與中國進行太空合作,一是怕技術和資訊被中國人拿到並用於軍事,二是美國原則上不支持威權國家發展敏感技術,這兩種理由都覺得孤立中國是更好的辦法,但實際上是不現實的,全球化時代世界上其他國家正在或急於與中國展開太空合作,冷戰時代的孤立做法不起作用。
這位太空戰略女專家說,如果說中國的太空行為有時候像不成熟的少年,美國國會限制對華太空合作在太空界看來就像是脾氣乖張的少女,這對美國的地緣戰略並無好處。她認為,國會與總統之間在這個問題上認知有很大差距,國會禁止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與中國有任何官方接觸,產生了非常具有反效果的國際形勢。
時間不在美方一邊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太空專家莫爾茨(James Clay Moltz,圖P3-1-2)承認,美中太空關係並未發育,在某些領域還處於僵持甚至敵對的狀態。雙方在太空領域確有重大分歧,也相互有許多抱怨和疑慮,從而產生了難以合作的政治結構。
莫爾茨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太空安全正邁向危險的方向,兩個在太空領域領先的大國互相隔絕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他表示,悲觀地說,時間不在美國一邊,太空正在變得更不安全,如果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展開預防外交,雙方有可能就射殺衛星達成協議,但現在這個領域並無規則約束。
美國安全世界基金會技術顧問韋登(Brian Weeden)指出,雖然2011年初的胡奧聯合聲明強調中美加強太空合作,但知易行難,原因是中美之間缺乏互信,發展太空技術的目標不一,發展的軌道方向不同,中國雖然發展很快,但在太空領域仍遠落後於美國,因此兩個國家在太空領域的利益重合面,不像上世紀70年代美蘇在太空既競爭又合作時那麼大。美中現有的太空對話與合作主要是在多邊機制下,中國人並不想伸手與美國合作,也不期待美國能給予他們什麼東西,他們希望成為平等的合作夥伴。
國會禁令能夠繞開
就在研討會舉行之前,美國國會聽證會爆出美軍非洲司令部租用中國的“亞太衛星”轉發器進行數據傳輸已近一年,引起美國議員的擔憂。中評社記者問這些專家:在NASA被國會禁止與中國接觸時,美國軍方何以還能與中國有太空方面的商業往來?美國國內立法會否成為美中太空合作的主要障礙?
韋登說,將來這種借助外來管道實施使命的做法只增不減,因為美軍沒錢來建設自己所需的所有能力;美國國會的法律並沒有涵蓋所有政府部門,而是禁止NASA將錢花在對華接觸上,如果美國政府真想與中國合作的話,是能夠找到部門來牽頭的,比如能源部、五角大樓都不受此法限制。他認為,NASA所以受限,國會的一大擔憂是其在中國沒有對口的民用太空政府部門,而軍方更有可能展開太空對話與合作,冷戰時期美蘇軍方已經有這種合作的歷史。
詹森-弗裏斯表示,美國政府很大,不要低估官僚機構與個人政治的能量,只要真有合作意願和專案,NASA完全可能通過政治運作,從國會那裏獲得豁免令。她認為,此時中方應當更主動一些,不僅表示有合作意願,更要有具體的合作設想,這樣NASA才有可能去運作。
至於美中太空合作最有可能的合作領域,詹森-弗裏斯認為,首先必須對話,在對話中尋求合作可能,最容易合作的是雙方都能受益的領域,比如人類在太空的生命科學。莫爾茨建議,對話應當從太空垃圾的預警做起,建立溝通熱線和監督機制;雙方可建立類似美蘇的不進一步使用太空武器的協議,最終發展成更多國家參與的條約;在一些對自身利益重要的領域探索可行性。韋登認為,可以從相對容易的人員交流做起,在太空氣象與載人飛行科學研究方面合作也相對容易一些。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