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
妥處分歧:發展美中關系的當務之急
发表于 2014-02-17 14:31 【本報社論】2月13日至18日,美國國務卿克裏(John Kerry)對韓國、中國、印度尼西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進行訪問。此行是克裏過往一年內對亞洲的第五次訪問,凸顯出華盛頓對自己被拖入北京、首爾和東京的三方沖突越來越感到擔憂。
来源:本報社論
克裏於2月14日上午9時抵達北京後,首先趕往人民大會堂與習近平舉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會晤,兩人就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等熱點議題進行了討論。克裏首先轉達了奧巴馬致習近平的新年祝福,並表示奧巴馬總統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同習近平主席再次會晤,並在新的一年裏同習近平主席保持密切交往。克裏還說,美國同樣非常重視構建美中新型大國關系,歡迎中國的和平崛起和繁榮,也歡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習近平說,中方將堅定地致力於與美方共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在新的一年裏,中美將繼續加強對話、增進互信、增進合作、妥善處理有關分歧,確保中美兩國關系繼續持久健康向前發展。
會見結束後克裏向記者表示,與習近平的會談“非常具有建設性,非常積極。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就朝鮮問題帶來的挑戰進行深入細節的談話。”
但是,克裏沒有提及安全以及其他美中兩國之間的分歧問題。只是表示“我們在所謂的一些重大問題上正在成功取得建設性成就,比如說在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朗問題上。”
有分析認為,美國一方面在朝鮮問題上需要中國的配合,另一方面卻要在中國與鄰國的領土爭端中保護盟友的利益,免不了要向中國發出強硬的信號。這樣做可能造成的負面後果,不僅會引起北京的不滿,也會加劇日韓的不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久前參拜靖國神社,雖然迫使美方對此表達失望,但是奧巴馬政府的決策者和主流看法仍然認為,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支柱,而安倍的某些所謂“正常國家”的訴求也許正好跟美國對日本實用主義期盼不謀而合,這就造成安倍和日本右翼的誤解誤判和有恃無恐,讓東亞局勢越發不可收拾。
克裏在首爾的有關表態明顯站在日本一方。克裏強調“相比過去,現在更重要。當前最緊急的課題是安全保障,應該將關乎眾多人性命的問題作為焦點”。“日韓同為美國的盟國,美方希望日韓能暫緩處理曆史問題,美方願意為兩國在改善關系方面貢獻力量”。
作為遭受法西斯蹂躪的國家來說,曆史問題不容擱置。韓國外長尹炳世當即表示“只要日本領導人持續作出曆史修正主義的言行,就很難構建兩國間的信任”。
在北京,克裏也聽到了類似的嚴正聲明。中國外長王毅在與克裏會晤時介紹了東海、南海問題的曆史經緯,闡述了中方嚴正立場,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奉行睦鄰友好政策,堅持致力於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端。同時,誰也不能動搖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希望美方尊重曆史事實,尊重中方的主權權益,客觀公正地看待有關問題,切實不選邊站隊,以實際行動增進有關國家間互信,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克裏強調,美國歡迎中國和平崛起,絕無遏制中國的意圖。美方期待在新的一年裏同中方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美中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取得新的實質進展。
從中國官方表態看,美方並沒有聽到滿意的答案。中國也絕不會在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問題上有所松動。在南海和東海問題上,估計這種各說各話的狀態還會持續下去。
美中雙方均表示了妥處分歧的強烈意願,維護東亞的和平穩定符合各方的利益。對於奧巴馬政府來說,地區穩定是“重返亞太”戰略的大前提。作為日本的盟友和中國的夥伴,美國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偏袒縱容日方,這才是東亞和平穩定與否的關鍵。白宮應該明白,過去30多年裏,中國在現存國際秩序內發展,中國不是這一秩序的挑戰者。只要美國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關切,中國就無意與美國為敵。正如克裏所說,美中要為“大國關系樹立榜樣”,作為現存秩序的主導者,美國應當扮演更加積極和公正的角色。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