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角
香港和統會:習近平談話有情有理
发表于 2014-02-24 00:33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8日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北京見面,並發表對臺重要談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黃英豪對此表示,在讀過習近平談話原文後,他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未來“更加信心滿滿”,他表示,兩岸和平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統會也將為此發揮積極作用。
来源:中評社記者廖梓達香港報道
黃英豪是在21日晚參加和統會舉行的習近平對臺重要談話研討會上作出以上表態的。他表示,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部份,習近平的談話有情有理,情真意切,體現中央政府對這項偉大事業的高度重視。
黃英豪特別提到,他對習近平談話中的亮點印象尤其深刻。首先,習近平提到“願意首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黃英豪認為,當中的“首先”二字既有新意,也獨具內涵,凸顯了臺灣同胞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另外,他表示,習近平將“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及一個中國框架稱作“兩岸關係之錨”,這樣新式的提法亦讓他印象深刻。
和統會監事長林建嶽隨後表示,習近平的談話充分體現了他對臺灣民眾的關心及對臺灣實情的深刻瞭解,言語措辭亦非常親民。現為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的他續稱,對談話中“兩岸一家親”的論述感受很深,他特別提到,對香港經濟帶來巨大推動的自由行,也在臺灣經濟的復甦和發展中作用巨大,體現出兩岸之間的緊密關係。
祖籍福建的和統會執行會長姚志勝(P4-3-2可裁剪壓縮)表示,他對習近平談話中“跨越‘黑水溝’到臺灣‘討生活’”的例子感到特別親切,他還特意在研討會上用閩南語把這句話念了一遍。他續稱,曾長期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對臺灣實情十分瞭解,談話中的字句平淡卻平易近人,在“拉家常”似的談話中,體現出“兩岸一家親”的概念和真情。
和統會副會長吳天賜在會上提出“三緣促三通,三通促大統”的概念,他認為,地緣、血緣和商緣是促進兩岸三通的基礎,而兩岸三通又將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他表示,兩岸關係在今年取得快速發展,現已進入關鍵時期,民間組織應當在期間發揮更大的作用。
和統會會務顧問楊志紅也在期間說,國家實施改革開放後,兩岸同胞往來更加便利,中央政府推出的自由行等“人性化”政策,深深感動了臺灣人民。她表示,習近平的談話親民且實在,對臺政策切合民眾需要,相信也會像以往的政策一樣感動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她認為,這樣的氣氛繼續積累的話,兩岸的政治紛爭也會迎刃而解。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