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汇

美中軍方磋商“相遇規則”
发表于 2014-09-01 00:42 【本報綜合報道】在中國軍機近海“攔截”美軍偵察機事件發生僅僅一周後,美中軍方8月26日至27日在華盛頓舉行工作會議。湊巧的是,會議內容就是磋商中美在公海和國際空域的軍事行為准則。
来源:本報綜合報道
8月19日,一架P-8A偵察機在中國南海上空遭一架中國殲-11戰機攔截。美國官員稱,包括這次在內,近幾個月來中國戰機曾數次非常危險地逼近美國飛機飛行。美國國防部沒有解釋被攔截的美國海軍P-8A的任務,這種飛機主要用於跟蹤潛艇。一位中國海軍少將表示,美國飛機可能在跟蹤中國的核潛艇。
8月26日,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翰·卡比稱會議是“例行的”,強調中美之間保持對話很重要。他同時強調美軍將一如既往地在國際空域和海域活動,因為美國是“太平洋力量”。他說,美國在太平洋有5—7個盟友,要履行對這些盟友的安全承諾,他說美國會和包括中國在內的盟友和夥伴分享與合作,但不能忍受“中國某飛行員的魯莽行為”。
中國國防部8月26日對媒體證實,中方代表已於25日赴美參加此次會議,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27日報道稱,此次會談原來是准備要提升兩軍關系的,但上周發生軍機“攔截”事件,為會談蒙上了陰影。文章引用中國軍事問題分析家嶽剛的話說,中方在會上可能會告訴華盛頓,外國軍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或者說離中國海岸線200海裏之內飛行,都會被視作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對中國軍隊來說,在判斷國家安全遭受威脅的情況下采取行動是合法的。
美中雙方各執一詞
據英國廣播公司8月22日報道,美國白宮當天稱,一架中國戰鬥機在國際空域與一架美國海軍偵察機擦肩而過是令人深感擔憂的挑釁,並說美國官員已經向北京提出抗議。
早些時候,五角大樓說,中國一架戰鬥機本周在海南島附近的國際空域與這架美國海軍偵察機一度相距僅10米遠,屬於“危險攔截”。事情發中國海南島以東大約215公裏的地方。
美國國防部新聞官約翰·柯比少將說,華盛頓通過外交渠道向中國軍方提出抗議,稱這架戰機的飛行員的行動是“不安全的和非專業的”。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舉是“令人深感擔憂的挑釁”。他說:“我們已經直接向中國政府表達了我們反對這類行為。我們鼓勵與中國軍方展開有建設性的接觸,但是這類行為明顯違反了這種接觸精神。”
柯比少將說,這架中國戰鬥機在8月19日的空中飛行動作給美國飛行員的安全構成了威脅。並說這與“國際法慣例不相符”,破壞了中美兩國改善雙邊軍事關系的努力。柯比說,這架中國戰鬥機幾次飛過美國海軍P-8海神巡邏偵察機,最近距離只有10米遠。中國戰鬥機一度在海神P-8偵察機的頂部做了個“桶滾”機動,並飛過海神P-8偵察機的機頭,同時露出戰鬥機的肚子,顯然是為了顯示它攜帶的武器。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8月23日批評美方指責完全站不住腳的同時,楊宇軍強調:“美方對中方大規模、高頻度的抵近偵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軍事安全、導致意外事件發生的根源。”不顧中國強烈反對,美國常年靠近中國近海進行偵察活動,並多次引發摩擦,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機事件曾在中美之間引發一場軒然大波。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24日表示,如果美國不停止對中國搞抵近偵察,我們也應該到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甚至到美國本土附近進行偵察活動,來而不往非禮也,必須“你來我往”。
在中國國防部發表的聲明中,楊宇軍介紹,19日上午9時許,美國海軍一架P-3反潛機和一架P-8巡邏機飛抵海南島以東220公裏附近空域進行抵近偵察,中國海軍航空兵一
架殲-11飛機起飛進行例行性識別查證。他表示,中方飛行員的相關操作是專業的,並與美機保持了安全距離。美方對中方的指責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根據一位中國軍方官員表示,他們反對美國開展的所有電子偵察飛行活動,並稱美軍以軍艦為依托、對中國設施和領土進行監控是侵犯主權行為。美軍官員則表示,監控活動是在國際空域開展的,並不違反國際法和中國法律。中國空軍和海軍的戰機19日在東中國海進行了訓練,這可能是P-8反潛機的監視目標。
攔截或為掩護中國戰略核潛艇
此次事件中遭遇攔截的美方飛機是P-8A反潛巡邏機,與之類似的經常在中國周邊水域上空飛行的機型還包括P-3C。這些飛機的“主業”是反潛,也就是用來發現、跟蹤和攻擊潛艇,其偵察裝備主要包括磁異常探測儀、紅外搜索裝置、對海搜索雷達、聲呐浮標。磁異常探測儀可感知一定區域內由潛艇導致的磁場變化,用來大範圍搜索潛艇;聲呐浮標投放後,可向海中不斷發送聲呐信號,並將接收的信號回傳到載機,通過聲呐信號精確確定潛艇位置,並為反潛魚雷提供參數;紅外搜索裝置能夠探測到潛艇的尾流和排放氣體,進而發現潛艇;而對海搜索雷達則通過發現潛艇伸出水面的通氣管或者潛望鏡來確定處於通氣管狀態的潛艇。目前,反潛巡邏機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反潛武器之一。
美國P-8A反潛巡邏機此次遭到中方戰機攔截,很可能是該機嚴重幹擾中方潛艇的水下航行。美方報道的攔截地點距離中國領空有200公裏。中國軍方對美國戰機實際上一直保持相當克制,而且經過長時間的海上鬥爭,應該具備一套標准、專業的攔截流程,中方飛行員的紀律性也很強。有媒體稱,中國海軍在海南建有核潛艇基地,南海又是比較適合核潛艇航行的區域。因此有分析認為,當時美國P-8A可能嚴重幹擾了中國核潛艇的正常航行。這名專家認為,如果中國潛艇感受到P-8A的威脅而召喚空中掩護,那說明P-8A飛機可能投放了聲呐浮標,這是非常嚴重的挑釁。
本次攔截P-8A的殲-11,從其塗裝和戰術編號來看,是一架屬於中國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的殲-11B型戰鬥機。這個部隊裝備的都是使用國產FWS-10A“太行”發動機的02批次之後的殲-11B,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唯一一型不需要依賴國外發動機的全國產化第三代重型戰鬥機。
南海上空的新一輪鬥法
本次攔截中,中國戰機之所以做出如此富有威脅性的動作,與美軍反潛機十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到別人家門口偷窺的理由一模一樣——中國海軍戰略導彈核潛艇已經開始進行例行巡航執勤,而它們最重要的出發基地正是海南島。南海水深大,便於核潛艇隱蔽機動,中國海軍正有意加強這一海區的建設,試圖將其變成戰略核潛艇的堡壘海域,作為佐證,在海南島上的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近年來已經優先換裝了全國產化的殲-11BH戰鬥機。
作為全球存在的軍隊,美國對如此重要的戰略設施當然不遺餘力反複偵察監視,力圖掌握中國海軍核潛艇的活動規律。目前美國海軍僅接收了11架P-8反潛機,就將其投入西太平洋作戰部隊對南海的偵察中,南海的優先級可見一斑。雙方同步優先為這一地區的部隊換裝,發生對峙甚至小摩擦再正常不過。
這類偵察在冷戰時期就極為頻繁,冷戰時期北約對蘇聯核潛艇的監視遠比今天嚴密。東西方的攔截、對峙也幾十年如一日地進行,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便是在監視北約反潛機過程中發生的。這樣的事情近年在中國周邊發生,一是因為人民海軍的戰略核打擊力量近年才初具實戰能力,二是防空力量同樣直到現在才基本有能力全面應對各種挑戰。
隨著美國努力落實“重返亞洲”戰略和中國軍隊的不斷強大,這種摩擦在中國周邊無疑會越來越多,五角大樓和八一大樓或許會日益頻繁地就此召開新聞發布會。至於遊戲勝負,只要聽美國軍方如何指責中國即可——一般來說,誰讓美軍吃了虧,那這支軍隊的表現就必然是“不專業”的。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