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
亞投行擴容凸顯“亞洲世紀”到來
发表于 2015-03-24 01:53 【本報社論】近日,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盧森堡等國家已正式向中方提出加入亞投行的申請,如獲現有意向創始成員國同意,這些國家將於3月底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截至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數量已達27個。
来源:本報社論
至此,由美國主導的西方七國集團(G7)中的4個國家都“倒戈”,只留下美國、日本和加拿大在亞投行門外。西方觀察家認為,盟友的紛紛“倒戈”,意味著美國正在走向外交的大潰敗。和大多數中等實力國家一樣,英德法意決定兩邊下注,同時和中國與美國合作。但這也關系到生死存亡。如果不能在金融和經濟上為日益強大的中國服務,便可能被邊緣化。
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裏,亞洲都將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共識。龐大的人口、廣闊的市場、豐裕的資源以及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對於歐美發達國家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英德法意申入亞投行將有助於“一帶一路”的建設和互聯互通。亞投行為促進“一帶一路”等基建、產業合作、金融合作等設立。
亞洲必須在基礎設施上投入至少8萬億美元。由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和相關機構,不可能滿足這個需求。中國利用其儲備來加強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的決定,顯然受到亞洲的歡迎。中國在創紀錄的短時間內,建設世界水平基礎設施的耀眼成就,顯示了它在這方面的專長,而這正是亞洲所需要的。
不過,亞洲國家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落後或者陳舊的特點,不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亞洲的增長是有限的。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到2020年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8萬億美元的國內投資和2900億美元的區域投資,而亞洲開發銀行每年提供的貸款額最多為110億美元,這其中有著巨大的投資缺口。
亞投行創建之後,更將扮演“資金庫”的角色,提供龐大資金以加快亞洲區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網絡建設。不僅可以促進亞洲區域共同發展,獲得亞洲眾多國家的支持,而且還可解決中國龐大外匯儲備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可謂一舉多得。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接受媒體采訪表示,亞投行的籌建,是補充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建設性舉動。
但是,在美國主導的“重返亞洲”戰略框架下,中國采取的任何建設獨立平臺的舉動,都會被視為對美國戰略的潛在威脅。更何況,中國政府推動亞洲區域經濟整合,以及呈現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目標。
美國拒絕亞投行的表面理由是懷疑亞投行難以達到世界銀行和地區開發銀行那樣的高標准,對亞投行的批評集中在“模糊不清的性質”和缺乏“透明度”,根本原因則在於,中國此舉被視之為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以及日本以亞洲開發銀行為平臺的亞洲金融格局,故此兩國對該構想抱有強烈的戒心。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明確表示:不歡迎成立一家目的基本相同、而由中國倡議成立的該區域性銀行。
亞投行的治理結構和運營政策不是由某一個國家制訂,而是主要由其創始成員國通過協定方式確定。這在很大程度上考驗著各個創始成員國的法律智慧。在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看來,加入亞投行是英國長期經濟計劃的重要一部分,“亞投行的建立將彌補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的重要缺口,英國在創始階段加入這一新的金融機構,將有助於保證其運轉更加透明。”
中國已經成立了亞投行,以及即將成立的由中國牽頭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正在籌建的上合組織開發銀行,還有中國投資400億元美元設立的絲路基金,這將在國際金融市場形成一股新力量。美國和中國推行多邊組織的競爭是一個追求更高水平的競賽。不論是美國或中國勝出,都會讓世界受惠。我們都會看到國際組織的監管水平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亞洲人將從中得益,而亞洲世紀也會更快到來。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