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
美中關系在增信釋疑中走向成熟
发表于 2015-06-28 13:14 【本報社論】6月23日至24日,第七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在華府召開,這次高層對話的如期舉行,有力回擊了唱衰中美關系的論調,壓制了不利於中美關系向前發展的雜音,證明美中關系“正趨於成熟”。
来源:本報社論
近來圍繞美中關系的種種雜音和猜測有所增多,美國學界出現一種聲音,認為美中關系處在“臨界點”,即美中緊張關系達到劍拔弩張的地步,或者認為美中間競爭成分壓倒了合作成分。這種觀點在美國有一定市場,也引發了美國各界在對華政策方面的一些爭論。兩國亟待通過機制性對話就彼此戰略意圖和發展方向增信釋疑。
在此輪對話舉行之前,兩國在網絡和海事安全領域出現了一度緊張的態勢,兩國官員均調降了對話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預期。
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訪美前奏的重要高層對話,美中雙方代表都在閉幕式上肯定彼此為縮小分歧所做的努力和所獲成績;雙方也都就“高標准是雙邊關系首要因素”達成共識,將是未來“習奧會”的重點。雙方還在戰略對話框架下舉行以“保護海洋”為主題的特別會議,以及關於聯合國和多邊事務、科技與創新、綠色港口和船舶、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及其他配套磋商。
在經濟議題方面,雙方同意在九月初,交換雙邊投資協定內經改進的負面清單,以便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時,雙邊投資協定談判能夠取得階段性成果。財長傑克盧指出,中國承諾會減少幹預人民幣匯率,以免擾亂市場情況。
美中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美中關系正常化以來的30多年來,從來就不缺分歧,但這不是雙方關系的主流。兩國民眾大大增加了彼此往來,雙邊經貿關系急劇發展,這已成為凝聚雙方合作的強勁紐帶。2014 年美中貿易額達到 5551 億美元,雙邊投資的實際存量超過 1200 億美元,兩國人員往來超過430 萬人次,“這說明中美關系有堅實的經濟基礎,還有廣泛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當前,中美確實就南海、互聯網、信息技術市場准入等敏感點存在矛盾,因此兩國戰略對話就尤顯重要。美國密切關注國際水域和空域的航行自由,中國則非常關心國家的海上主權與權益能否得到保障,雙邊立場雖有差異,又存在很大交疊。通過戰略對話,兩國應該而且能夠找出同時滿足雙方利益的最大合作可能。
中國和美國官員均表示,即使在分歧最尖銳的領域,也希望找到一些共同之處。在閉幕式上,兩國均積極強調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的共識,包括海洋保護,打擊非法捕魚和氣候變化等問題。美國副總統白登致辭時,呼籲中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競爭者,協助建制並支持公平、透明的環境;他說,“從網絡世界到外太空等領域需要制訂新規則,美國和中國有義務共同合作塑造。”美國國務卿克裏強調,美國歡迎一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負責任作用的穩定、和平、繁榮的中國。他說,在過去兩天的交流裏,美中兩國討論了很多具有分歧的議題,這體現了一種成熟的良好工作關系。中國副總理汪洋表示,這次對話成功再次證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是大國關系走向成熟的體現。
實際上,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這一溝通平臺自創立以來,規模和體量迅速發展,已經取得了 700 多項具體成果。在當前環境下,本輪對話是為中美關系去雜音、穩勢頭的重要渠道。美中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也已取得 300 多項具體成果。
只要美中雙方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堅持建設性方式,避免戰略誤解誤判,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維護。美中關系只要沿著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正確方向前進,就一定能避免重蹈曆史上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陷入矛盾沖突的覆轍。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將應奧巴馬總統邀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屆時兩國領導人將一起謀劃美中關系的未來,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增進兩國民眾的福祉。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