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

中國勝利日閱兵:展現強大的正義力量
发表于 2015-09-04 15:15 【本報社論】9月3日,北京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閱兵。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閱兵式,在中國曆史上還是首次。莊嚴肅穆的紀念活動、威武雄壯的受閱方隊,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全民族浴血抗戰的追憶和緬懷,體現了中國人民渴望和平的追求,體現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謀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期盼,也是向世界發出謀求和平發展、民族複興的最強音。
来源:本報社論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盟國人民共同的勝利。勝利日閱兵,並非是要延續曆史仇恨,而是表達對勝利曆史的紀念,對抗戰犧牲者的緬懷。受閱方隊承載和被賦予的,是中國軍隊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舍生忘死、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受閱部隊集中選取了抗日英模部隊所在的現役部隊代表按照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和華南遊擊隊順序編組受閱。而眾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國產新型裝備亮相天安門廣場,更能說明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正規化、信息化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國曾是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軍民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堅定力量。若沒有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德意日法西斯將歐亞戰場連成一片的圖謀恐怕就會得逞;若沒有中國軍民對日本侵略軍的牽制,僅靠美國的空軍力量也難以贏得太平洋戰場的勝利。中國人民也為抗擊日本軍隊侵略付出巨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14年的浴血奮戰中,中國人民付出了3500萬人傷亡和數千億美元財產損失的沉重代價。而遺憾的是,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在東方戰場的貢獻缺乏客觀公正的認識,有不少西方研究者認為中國在二戰中扮演的角色被低估,甚至被遺忘。多年來,中國也缺乏大規模的二戰勝利紀念儀式。此次紀念活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習近平主席在閱兵式上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在這場強大的武裝力量展示中,意外地宣布“裁軍30萬”,傳遞出中國政府和人民真誠致力於和平的信號。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盡管今中國正處在曆史上發展最為快速、變革最為深刻的時期,但是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依然是中國的第一要務,這就需要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中國紀念抗戰勝利不是要“秀肌肉”,而是為了不讓曆史悲劇重演。在西方大國將60%的軍力部署亞太地區的大背景下,中國通過裁軍宣誓和平,以此展現和平誠意和行動示範,尤顯特殊意義,彰顯出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立場,體現出一個欣欣向榮、不斷崛起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此次閱兵,再次傳播了習近平主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習近平說,“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這種超越種族、國界以及意識形態的論述,表明中國是站在謀求全人類的福祉的視野下追求世界和平發展的堅定願望。盡管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著不同國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全人類只有結成一個命運共同體,才不會自相殘殺,才沒有以鄰為壑,才能保存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才能攜手邁向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只有正義力量強大了,才能遏制戰爭、守衛和平。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軍隊就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也從來沒有同周邊國家挑起過地區爭端。目前,中國走過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連續30多年快速發展的道路,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位,綜合國力空前提高,中國人民正在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這次勝利日閱兵讓世人更加相信,中國軍事力量將成為亞太乃至世界和平的強大柱石,中國的繁榮將惠及全人類,中華民族的複興有利於世界的持久和平與普遍繁榮。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