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
習奧會:充實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新內涵
发表于 2015-09-29 08:37 【本報社論】9月24日與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舉行了兩場會晤。有別於前兩次的“莊園會談”和“瀛臺夜話”,此次習奧會豐富了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注入了新內涵,雙方能夠進一步明確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的重點方向,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發展推向了持久和深入的合作,更能加深雙方的經濟互利。
来源:本報社論
從此次習奧會透露的信息不難感受到,中美雙方在經濟層面的合作仍是舉足輕重。習近平重申改革開放仍是中國基本國策,就是要堅持中國的經濟體系融入世界,中國仍將在全球國際分工中發揮重要作用。雙方在經濟上合作共贏,這也很大程度上充實了中美關系戰略的新內涵。
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中國領導層就把經濟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一直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美中建交短短幾十年間,雙邊貿易額從微不足道增至5551億美元,雙方各類投資從幾乎為零達到了1200億美元以上。中國企業在美國的直接投資更是迅速增長,已遍布美國 45 個州。近幾十年來,美中之間結成的經貿關系網愈發緊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中兩國在經貿領域相互依存度頗高,雙邊貿易額接近6000億美元,中國在美投資總額已經超過 540億美元。中國對美投資的迅速增長,為美國經濟創造出許多就業機會,為美國經濟複蘇作出了貢獻。
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完全擺脫外向型發展模式。雖然這些年中國盡力開拓非洲、亞洲等地的市場,但美國作為單獨的國家體,仍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美國經濟處於複蘇過程中,中產階級的收入長期停滯。美中雙邊投資雖然近些年有長足發展,但與雙方的貿易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今年前 8 個月,中國對美國的投資達到44.3億美元,同比增長35.9%,但是,美國對華投資16.7億美元,同比下降19.6%。中國出口歐美的產品對美歐民眾保持其生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在投資方面,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歐美都在積極歡迎中國投資。
此前,習近平還特別回應了美國94位CEO寫給白宮的聯名信,呼籲早日談成雙邊投資協定,為各自國家的外企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習近平在西雅圖多次提到了三個“不會變”,即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他表示,中國尊重非歧視性規則的國際營商慣例,遵守國民待遇等世貿組織原則,公平公正對待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這些言論傳遞出積極的信息,對美國朝野均是極好的撫慰。
現階段的中美經濟關系,正處於貿易居優向全面合作深化轉型的階段。一方面,中國尚未完全擺脫外向型經濟的依賴;另一方面,美國經濟處於複蘇過程中,中產階級的收入長期停滯。這就需要美中兩國在一些領域加強互利合作,對解決雙方的經濟結構的問題都能造成良性促進。例如,以往,美國輸出中國是高科技產品,中國輸入美國是紡織品等低端產品。但隨著中國對美商品輸出科技含量的提升和中國資本實力的增強,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也在加快。而投資對中美雙邊關系的塑造更高端,更能夠優化經濟結構。比如中國成立的合資公司拿下美國西部高鐵快線,更容易讓中美經濟和社會系統產生實質性的匯聚和交融,更容易培育出合作共贏的新增長點。有關預測顯示,未來5年,中國對美國的投資將達到2000 億美元,為美國創造了400 萬個新的就業機會。美國對華出口將超過5300億美元,產生超過334 萬個工作崗位。
美中兩國是太平洋兩岸最重要的兩個大國。兩國關系是從冷戰後第一次脫離西方主導的新型大國關系。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和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分別來自西方和東方國家,這本身就給國際關系帶來了新格局。這樣兩個文化、制度、意識形態都不同的國家,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消化雙方的矛盾、摩擦和誤解,需要時間,也更需要雙方高層以更敏銳的眼光、更前瞻性的思維,建立雙方的某事規則。這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框架中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這一關系模式順利運行的保障。
當今世界,氣候變化、生態失衡、環境汙染、國際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網絡信息安全等全球性問題非常嚴峻,經濟依賴、雙邊合作機制的深化以及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共同願望,決定了合作共贏是兩國關系的主基調。只要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繼續深化和拓展合作領域,充實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新內涵,就一定可以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給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