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评
繪制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新藍圖
发表于 2015-10-19 06:08 【本報社論】習近平將於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10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間的最高級別溝通與交流。
来源:本報社論
英國唐寧街的設計師們為習近平的訪問量身打造了一套豪款式華的禦用馬車前往曆史悠久、富麗堂皇的白金漢宮下榻,英女王會見並安排了兩場宮廷禦宴。在英國國會大廈,習近平將獲得在美國未獲得的特殊禮遇——發表國會演講。
從訪問前的預熱活動來看,雙方擬定的合作將覆蓋貿易、投資、金融、文化、人員往來等多個領域,涉及到非常具體的大型項目。如果這些協議在習近平訪英期間簽署,來自中國的“大禮包”可能在未來很長時間裏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影響英國經濟走勢。
英國外交向來靈活務實。沒有永久的盟友、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這是崇尚自由貿易與現實主義英國外交的真實寫照。中英兩國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方面,有著共同利益和訴求。近年來,中英政治互動達到新高點。雙方已經建立起戰略對話、經濟財金對話、高級別人文交流等多種交流機制。2015年,兩國完成上述“規定動作”,取得多項成果,並有所突破。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在3月訪華,英國首相特使在9月出席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
顯而易見,經貿合作將成為習近平訪英期間兩國共同關注的核心議題。在過去3年中,中國對英投資額超過了過去30年的總和。英國已成為中國主要海外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對英投資投資方向已從貿易、運輸、電信等傳統領域,擴展至高端制造、基礎設施、品牌網絡、研發中心、酒店地產等多個領域。兩國互利合作前景光明,正向2015年實現雙邊貿易1000 億美元的目標穩步邁進。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在金融、服務業、貿易等方面有較強優勢,全球45%的外匯交易發生在英國,服務業對英國的經濟貢獻超過80%,而處於產業轉型升級期的中國,正需要這些領域的發展。
英國正在努力從金融危機和政府財政緊縮中複蘇,非常需要增加投資,而中國正好提供了這些資源,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工業產品出口國,還是重要的金融力量和投資者。更為重要的是,英國務實靈活的營商政策,相對較低的外資准入門檻,為中國資本、貨物的進入創造了較為寬松的環境。相比美國等其他西方國家,英國對中國企業在電信、基礎設施,甚至核能等敏感領域投資都持開放態度。
中國也是英國重要的外資來源和金融合作夥伴。面對公共財政經費的捉襟見肘,英國迫切需要中國投資其陳舊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甚至包括核電項目和泰晤士巨型下水道工程。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中國企業赴英投資不斷增長。
目前,在英運營的中資企業約500 家,總體發展勢頭良好。但中國企業對英投資仍面臨一些挑戰。由於信息不對稱,很多希望來英投資興業的中國企業對英國市場仍較陌生,對英國市場運作和商業模式缺乏了解,影響了企業間的供需對接。需要英方加強對中資企業的市場推介力度,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
中國的崛起是21世紀國際關系具有重大意義的變化、發展,中國在巨大經濟實力的推動下,成為重要的國際行為體,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中英在國際事務中的密切合作體現了兩國關系的全球性和戰略性。兩國將繼續就全球發展議程、氣候變化、應對全球恐怖主義威脅等保持協調與合作,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英國人自詡英國依然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關鍵角色,在處理全球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重視並需要中國在國際和全球事務中的合作是英國卡梅倫政府對華政策的重要驅動因素。可以預料,習近平訪問將圓滿成功,中英關系“黃金時代”定會如期而至。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