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
買空賣空屬於股票操作常用技巧
发表于 2015-10-27 14:32 (本報特稿)美股通常在年底這幾個月,行情多半都是很好的,這是因為有太多的法人介入。這些法人到了年底就拼命想把業績做好,同時政府對共同基金也有相應的規定,這個規定就是所募集的錢必須有固定的百分比要投入到股市裏面,不能持有過多的現金。這樣就造成了年底的坐漲行情了,其中就有很多short covering 的現象。
来源:本報特約撰稿人劉思
那什麼是short covering呢?我們在股票市場做投資,不外乎是買低賣高,這和普通的做買賣沒有什麼區別。用低的價格買入,然後高價格賣出,中間就有差價,也就是投資或者生意的利潤。但是我們把這個觀念反過來看,其實一樣也是賺錢的,例如我們先賣高,然後再買低,高低之間的差價同樣是我們的利潤。
例如說有一檔股票價值100美元,我們估摸一下,這檔股票看來是漲不上去了,然後我們就用100塊錢的價格把這檔股票賣掉。果然,它的價格漲不上去,就跌下來了,跌到80塊錢,然後我們在80美元的時候把它買回來,中間的20美元差價就是我們的利潤了。Short sell 就是說我們雖然看到這樣的一個機會,這檔股票100美元已經很難漲上去了,當它跌到80美元的時候買回來就賺到這20美元了。
問題就發生了,在這檔股票100美元價格的時候我們手上並沒有這檔股票,如何賣呢?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券商到市場上去把這檔股票以100美元的成本借到我們的戶頭上,然後我們把這檔股票賣掉。這時我們手上就有了100美元的現金,以及欠券商一股這檔股票。然後當這檔股票跌到80美元的時候,我們再用80美元買回這檔股票,然後我們就把這一股還回給券商。這樣我們的戶頭上就不欠任何人股票或者現金了,只是多了20美元差價的利潤在裏面。
借股先賣,然後再買回來填補,這個動作就叫做short sell,也是我們常說的買空賣空。我們知道也有一個風險就是當我們買了這個股票以後,假如這個股票不漲,而是下跌,那麼我們低價賣出就要賠錢了。所以說,當我們買入股票持有,但股票價格下跌,這種情況就是當我們做多的時候,行情是空頭,投資者就虧錢了。反過來,如果我們是先借了股票賣出去,然後股價並沒有和我們所預期的走勢下跌,而是繼續上漲,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被迫用更高的價位把股票買回來還給券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做空,但行情是多頭,這個時候我們就賠錢了。通常當做空的投資者被迫以更高的價位買回股票我們就成為軋空。
另外,我們都知道股價如果下跌就是因為賣壓比買氣要重,也就是賣出的單子比買入的單子要多,反過來股價上漲就是因為買氣比賣壓要重,買入的單子比賣出的單子多。當股價從低處反轉起來的時候,我們當然也可以看成是賣方的人不再繼續賣出股票,從而轉為買入股票。其中這些賣方的單子相信有很多是站在賣方的,這些人先把股票賣掉了,當股價下跌到一定的程度,他們就需要把股票買回來還給券商,這個時候,這些賣方的量就會轉成買方的量。當股價反轉幅度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這些賣方的人就會火急火燎的要急於盡早把單子全部都填平,於是整個行情就會像火上澆油一樣,漲幅越來越大。
其實這種詳細的解釋和分析都是屬於比較狹義的解釋short sell 和軋空。更加廣義上來說就是一個投資者看錯了行情,在該買的時候賣出了股票,當行情持續上漲的時候,這些投資者用賣掉股票獲得的資金重新投入到市場上去買入股票,或者是賣掉的股票,或者是其他的股票。
在今年的8月和9月的時候,我們看到好像經濟表現並不好,很多的法人都把自己手上的股票拋售了一部分,然後用這些錢去買一些防禦性的股票,例如像公共事業類的股票。而10月份的時候看到行情又翻轉過來,並不像持續下跌的樣子,於是他們又要把手上剛剛買入的防禦性的股票賣出去,再買入一些高風險高利潤的股票,這也是被軋空的一種現象。
還有一些法人通常手上都持有一些大型的藍籌股,當市場行情看起來不怎麼樣的時候,他們就賣掉這些股票,但到了年底的時候,行情表現好轉了,他們就必須盡快的把這些賣掉的藍籌股買回來,目的是使得他們的投資組合的分配看起來更漂亮一些,而且沒有賣錯股票,手上持有的股票數量比例和原來的基本一致,都是一些會漲的股票,這也算是軋空的一種情況。
作者:本報特約撰稿人劉思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