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生生物是否会因疫苗案退市?
发表于 2018-07-29 11:58对于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长生生物,投资者首先关心该公司会退市吗?
如果退市,依据是什么?
昨夜两大新闻都跟这家公司有关:1.证监会明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将依法暂停、终止上市。 2.新华社: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调查取得重大进展。60块硬盘差点被毁,已追回。
证监会深夜修订退市制度 长生生物大概率要凉
27日晚上10点左右,证监会通过官网发布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内容上看这次修改堪称为长生生物“量身定做”。】
修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二是强化证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实施主体责任,明确证券交易所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违法行为暂停上市、终止上市实施规则。
三是落实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的相关责任,强调其应当配合有关方面做好退市相关工作、履行相关职责的要求。
最高层批示、国家多部门介入调查、公司停产、责任人被刑事拘留、股票跌停板数量不断刷新,此前就有不少关注案情者在猜测:长生生物距离退市有多远?
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情形
证监会明确了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情形,具体如截图所示:
毫无疑问的是,证监会此次修改2014年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若干意见,就是给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的ST长生拉响退市警报。不少网友分析称,退市“板上钉钉”了。
上市公司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重大违法行为,这5条里面,长生生物涉及了3条,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
对于退市,7月23日长生生物曾表示,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前两天,长生生物又发布公告,股票简称变更为“ST长生”,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5%。
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疫苗事件”对公司的影响,高俊芳的儿子、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此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回应称:
“(对公司的严重后果是)没了,那还有啥?该退市退市。”
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最近4个月内,已经有*ST吉恩、*ST昆机、*ST烯碳、*金亚、*ST百特等5只股票启动退市程序。其中,前3只退市的原因是连续3年亏损,后两只均因欺诈发行、重大信披违规被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并且还皆因涉嫌“重大违法行为”而被重罚。
新华社:调查组基本查清长春长生违法生产狂犬病疫苗事实
60块硬盘差点被毁
据国务院调查组消息,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基本查清企业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的事实。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企业的相关文件已被查封;调查组询问相关人员的书证34份,取证材料1138页,利用查获的计算机还原了实际生产记录和伪造的生产记录。公安机关已追回犯罪嫌疑人丢弃并意图损毁的60块电脑硬盘。
按照有关规定,疫苗生产应当按批准的工艺流程在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内进行。但该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狂犬病疫苗生产成功率,违反批准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包括使用不同批次原液勾兑进行产品分装,对原液勾兑后进行二次浓缩和纯化处理,个别批次产品使用超过规定有效期的原液生产成品制剂,虚假标注制剂产品生产日期,生产结束后的小鼠攻毒试验改为在原液生产阶段进行。
为掩盖上述违法违规行为,企业有系统地编造生产、检验记录,开具填写虚假日期的小鼠购买发票,以应付监管部门检查。
据介绍,7月6日至8日,药品监管部门对长春长生公司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随即责令企业停产。此后,长春长生公司为掩盖事实,对内部监控录像储存卡、部分计算机硬盘进行了更换、处理,销毁相关证据。7月15日,国家药监局检查组再次进驻长春长生公司进行调查。
记者了解到,公安机关已对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开展立案侦查。截至25日,公安机关依法对长春长生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6名涉嫌犯罪人员刑事拘留,冻结涉案的企业账户、个人账户。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行中。
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近几年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未见异常。长春长生公司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万分之0.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017年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为516人,近几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投资者对于退市新规应关注哪些方面?
长生生物及其相关板块及基金
长生生物还有19个跌停?
港交所从2018年7月26日起,将长生生物从深港通标的中移除,只可经深股通卖出。长生生物被ST变身ST长生后,7月27日复牌再度跌停,股价报10.6元/股,较上一交易日跌5.02%,达到日涨跌幅限制。这是长生生物自7月15日疫苗事件爆发以来的第9个跌停。
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长生生物及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的主要银行账户和募集资金账户被冻结,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将产生重大影响。
ST长生疫苗事件发酵同时,基金对其的估值也是一调再调。
东方基金、汇添富均公告称,拟对旗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ST长生股票价格进行调整,按照其2017年每股净资产3.96元的价格进行估值。
与跟该股27日跌停后的价格10.6元相比,相当于打3.5折,按照5%涨跌幅计算,差不多还得19个跌停。
受“疫苗门”事件冲击,近期医药生物板块持续走弱。据统计,继6月下跌8.82%后,申万医药生物指数7月跌幅已超过3%,后市前景似乎不容乐观。
还会有公司因此“告别”A股吗?
在今年证券监管部门增加对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行为”强制退市的新规下,还会有公司因此“告别”A股吗?
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律师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证监会的退市新规近期落地,不排除有公司因信披之外的‘重大违法行为’而退市的可能性。”
“今年的新规强化了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行为’的退市力度,这个法不光是《证券法》,还应该包括其他法律,如《药品管理法》等。如果确实违反《药品管理法》,这也是重大违法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当然,具体退市的决定是由上市公司所在的证券交易所决定。如果交易所决定启动退市程序,会有具体说明法律根据和事实根据;如果不决定退市,面对公众疑问,交易所也会说明理由。”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认为,“公司如果被证实有重大违法行为,即使不退市,也很可能面临重组。”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这种公司至少会面临4种结果:
其一是消费者的索赔。但由于消费者的分散性和取证的困难,以及法律的惩治力度不大,最终的索赔额可能不大。
其二是股价崩盘。涉嫌重大违法的公司股价急剧下跌,如果不停牌,可能会连续出现跌停。可以说,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已经极不稳定,甚至是悲观。如果缺乏有效的手段重树投资者信心,则最终会走向崩盘。
其三是投资者的索赔。投资者的巨额索赔是可预期的,因为重大违法事件将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而且这种损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因此,投资者向公司提出巨额索赔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其四是监管机构的重罚。若公司对消费者的伤害坐实,监管机构的处罚是可预期的。不仅如此,若公司还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即隐匿信息、发布不真实信息、信息披露不及时等,监管机构的处罚将不仅是罚款,还很可能有严厉的行政处罚,或由司法机关作出刑事处罚。
就目前的进展,长春长生退市可能性很大,而且很快。您对此怎么看?
源自:腾讯财讯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