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 创新发展——第二届国际科创园区(上海)博览会聚焦国内外科创园区创新交流
发表于 2018-11-20 14:58编者按:感谢上海国际科创园区博览会组委会提供部分新闻素材。
【本报记者徐简上海报道】第二届国际科创园区(上海)博览会于11月6日至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共有超过3.7万专业观众来到现场参观,举办各种论坛讲座、招商推介、项目路演活动82场,达成协议投资金额高达127亿元。本届博览会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财周刊》和中国产业升级网共同主办,以“全球视野、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国内外科创园区创新交流,主打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项目对接、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等三大服务,助力上海、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各地科创园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打好“上海服务”这张牌。
博览会现场
本届博览会以“全球视野、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国内外科创园区创新交流,主打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项目对接、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等三大服务,助力上海、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各地科创园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打好“上海服务”这张牌。
博览会展出面积近2万平方米。来自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安徽、辽宁、陕西等省市自治区的20多个城市、387家园区企业,以及近40家国内著名高校组团前来参展参会。
周汉民(中)、徐大振(右)
6日中午,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事长习明龙等领导参观了博览会各主要展区。
本届博览会新增的联合国工发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展区是一大亮点,吸引了周汉民等一行和许多观众在此流连。该展区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牵头,带来了全球工业设计服务中心、国际新能源产业促进中心等9家参展单位,展示了目前世界上最前端的新能源技术与项目。
习明龙(中)
另一个新开辟的展区是G60科创走廊展区。该展区由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公室组织,带来了G60临港松江科技城、国家级松江经开区、国家级宣城经开区、合肥上海双城产业园、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13家园区单位。
杨浦区拥有一个专属展区——杨浦区双创基地示范展区。这次杨浦由区科委牵头,携全区20家园区悉数参展,包括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上海市政协周汉民副主席还饶有兴趣地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了对话交流。
夏善晨带来访问者
久负盛名的上海设计双年展也被引入了本届科创园区博览会。上海设计双年展区集合了天安数码城集团等11家单位,展示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作品,整个展区都散发着想象力的光芒。
博览会上还开辟了新侨海归高端人才服务展区,现场接待了近三千名海内外创新创业科技人才,气氛十分热烈。
在国际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展区,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大学、约克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数百项科技成果转移项目来与中方对接交流。
在各个展台上,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层出不穷,激起了观众们的好奇。比如说,由径卫视觉科技带来的智能驾驶主动安全防御系统,其中的一款驾驶员状态分析预警设备可以做到分神提醒、疲劳驾驶警报、驾驶员身份认证、左顾右盼警报等贴心服务,而前向主动安全预警设备更有前向碰撞预警、低速碰撞预警、车距监测与报警、车道偏离报警、虚拟保险杠等实用功能。再比如华之邦科技展示的超低氮燃烧技术,据了解,在特殊气体燃烧锅炉低氮改造领域,华之邦针对炭黑尾气、兰炭尾气、炼厂干气、高炉煤气、瓦斯气等锅炉的低氮减排效率可达70%以上。北盾(上海)智能有限公司则向观众们介绍了旗下的许多机器人研发成果,如拼搭编程机器人、格斗机器人、ROS机器人、机械手指等等,还有人形机器人金刚战警,是一款适合教育、科研、竞赛的高端开源机器人。
同日下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办,长江流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承办的长江流域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峰会举行。峰会的主题是“建设‘五个中心’、打造‘四大品牌’”。近三百名来自各地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代表就产业发展前景、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让观众们大开眼界。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企业服务处处长俞斌在致辞时指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将为长江流域机器人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多位专家对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给出了建议。比如,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立宁教授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应该针对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来发挥国产机器人的作用,并积极进入更高端的领域,比如激光、高端制造等等。复旦大学中国风险投资中心主任张陆洋教授则表示,应该积极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
博览会首日的另一高人气爆点出现在新侨海归高端人才服务展区。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理财周刊》、海归高校校友会联盟承办的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招聘会于今天举行。招聘会还开设了分享会环节和人事人才政策、出入境政策及侨务政策咨询板块。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来自海内外1700名高端人才集结于此,他们来自利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波士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还有一早从其他省市赶赴现场的海归求职人员。
招聘单位也是行业拔尖的企业。首日来参展的招聘企业有64家,其中31家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包括了通用电气:飞利浦、拜耳、博世、埃森哲、上汽大众、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医药、中国航天、吉利集团、国泰君安证券、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法兴银行等,众多企业云集,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海归职场大秀。
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徐大振表示,上海作为海外留学人员、新侨人员回国创业的首选地,侨联也有义务为他们搭建一架“桥”。
夏善晨参观中德科技园景
德中工业4.0联盟在博览会上举办了德中工业4.0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联盟率领一批优秀的留德专家和德国本土专家、合作伙伴远道而来,让参与的科技园区、工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德中工业4.0领域的整体情况和优质项目有了全新的认识。德中工业4.0联盟执委会主席周向前博士指出,科技园区要做好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他说:“行业的发展,不仅只是需要办公室,更需要市场和人才。那么,怎样创作一个创新的生态,包括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认真思考。”
在就推动中德智能技术合作方面,已经开展了多年工作的德国专家Hans-Joachim Sauthoff,更是结合近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在工业4.0的解决方案方面提供了中肯的建议,认为应该在执行效率等方面努力提高。他略带遗憾的指出,国内有不少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进口了很多先进的设备,但却无法发挥它的功效。
据笔者了解,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财周刊》和中国产业升级网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科创园区(上海)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收官。从11月6日到11月9日短短四天,共有超过3.7万专业观众来到现场参观,举办各种论坛讲座、招商推介、项目路演活动82场,达成协议投资金额高达127亿元。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美中国际商务高级研究院院长夏善晨教授应邀在第二天带了南非和美国的朋友参观了这次博览会,他对记者说:在举世瞩目的中国进博会展会期间,联合国工发组织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参与第二届国际科创园区(上海)博览会,本身说明也呼应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和科技的全面开放举措,并客观符合了中国不管是工业消费者还是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热情欢迎,还使得更多的科技创新者涌入上海,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并期待拥抱国际市场的勇气和开放、交流的精神!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