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角
物價飛漲危及社會穩定 中國政府擬出招對抗通脹
发表于 2010-11-20 10:34 飛漲的物價成為中國政府最高會議的主題。週三國務院常務會議公佈一攬子穩定消費價格舉措中,其中最嚴厲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已呼之欲出。為打贏抑制通脹的持久戰,包括再次加息在內的全方位物價調控已箭在弦上。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的通貨膨脹在上個月大幅上升,已經成為國家面臨的主要風險。關於如何控制價格上漲的問題正在引發熱議。
来源:本報綜合報導
中國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繼續擴大至4.4%,並創出25個月新高,遠高於政府制定的3%的目標,且新增信貸遠超越預估,昭示著如何應對通脹壓力將成中國第四季度乃至明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可能引發社會穩定問題之外,高通脹漲還會鼓勵中國儲戶進行投機性投資,從而給中國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中國儲戶目前將錢存入銀行系統所獲得的實際回報率為負值。收緊銀根顯然勢在必行,年內繼續加息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幾率進一步加大。
中國官員警告說,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引起發展中國家的通脹和泡沫。不過中國的許多分析師指出,國內貨幣政策才是導致目前通脹的根源。中國2009年的新增貸款額增加了一倍。經濟學家巴曙松16日說,今年的新增貸款額很可能超過政府的7.5萬億元人民幣的目標。經濟學家們表示,工資上漲也可能會助長通貨膨脹。
在通脹壓力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北京已經提高了一次利率,並且好幾次提高對銀行準備金的要求。東南沿海城市福州上周宣佈對四類蔬菜實行限價,西南城市昆明也宣佈對蔬菜實行價格控制。
據新華社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價格形勢,研究部署穩定消費價格總水準、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會議指出,7月份以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價格總水準逐月攀升,加大了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成本。
會議強調,要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綜合施策、重點治理,保障民生、穩定預期”的原則,堅持扶持生產、保障供應與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結合,實施短期應急措施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理順價格關係與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相結合,維護企業正常經營活動與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相結合,抑制價格上漲勢頭,切實保障群眾生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會議確定了以下政策措施:確保市場供應,促進價格穩定;完善補貼制度,安排好困難群眾生活;增強調控針對性,改善價格環境;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
雖然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公佈穩定消費價格政策措施時,沒有提及貨幣政策舉措,但分析師普遍相信,貨幣政策繼續收縮,是控制通脹題中應有之意。
“過去只有在物價壓力非常大的時候,才會出現開會專門佈置穩定物價的情況,所以這已經表明貨幣政策幾乎是必定要動的。”魯政委說。魯政委認為轉變貨幣政策雖不適合明確提出,但年內再度加息已經無法避免,最快或於本周內加息。
莫尼塔諮詢發佈的最新報告稱,在目前通脹壓力高企,足以提高央行的警惕性並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速度。貨幣政策繼續收緊的必要性仍很強。只有持續的出臺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居民通脹預期再次抬頭的問題。
中國上月近三年來首次加息,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步上調0.25個百分點。本月則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部分銀行準備金率達到歷史高位。如此嚴厲之貨幣緊縮手段,昭顯中國央行回收流動性的決心。
權威人士透露,近期食品價格上漲過快已引起高度關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進出臺一攬子控制物價上漲的措施,具體可能包括限價、“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價格補貼以及嚴懲囤積居奇等,尤其加大對炒作棉花和玉米行為的懲罰力度。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