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生活
紮根心靈的耕耘——有感于旅美作家朱啟先生的獲獎
发表于 2009-06-27 17:25 【編者按】為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年來的文學創作成果,中國文聯出版社即將推出大型文學史書《六十年優秀文學精品薈萃》,本報特約撰稿人、北美華人作家協會理事朱啟的文章《紮根心靈的記憶》有幸被錄用。在此之前,朱啟的另一篇文章《父親的骨氣》在“矽谷女性2009年父母親節徵文”活動中榮獲第一名。本報特邀北美華人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北奧先生撰文略表祝賀,讀者從中可以體察華人作家群體在海外耕耘的辛勞與喜悅。
来源:北奧
朱啟兄應該說是我們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的“名人”,我們雖然叫做“作家協會”,可是除了德高望重又退休了的老作家之外,真正的靠“碼字”為生的專業作家卻也是屈指可數。像朱啟先生這樣在海外堅持孜孜不倦地耕耘,一絲不苟地碼字的還真是不多。
在協會的活動中我見過朱啟兄幾次,每次他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過。上次為了參加協會舉辦的“論壇”會議,他居然開車五個多小時趕來,路上車子拋錨,弄得他滿身的泥滿臉的土。到了會場,他飯沒吃水沒喝,聽了幾個發言照了幾張照片,就又跳上車離去了。不知怎的,每每見到他風塵僕僕的倦容和讀到他一篇篇發表在各個媒體和雜誌上的文章,一種尊敬的感覺都會油然而生。
喜朱啟兄的文章入選“60年優秀文學精品薈萃”和榮獲徵文比賽的第一名,這是他的榮譽,也是我們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的光榮,我讀了前三名的文章,這第一名絕對是“實至名歸”。不知道別人的感覺如何?我忽然覺得很受感動!
在《父親的骨氣》一文中,我特別喜歡朱啟的這幾句,對自己刻畫得相當地深刻,對他今天的成就也有了很好的解釋:“……我這個自小就能把每個鋼蹦兒放進手心攥出水來都不想花掉的老摳門,哪里又捨得輕易花掉這一兩毛錢呢?就算是讓那羊肉泡饃饞得胃裏翻江倒海,也要猛咽一陣子唾液,緊三步跑到書店裏,去挑選幾本可意的青少年讀物來補充自己的文學營養呢……”想起我小時候在北京街頭亂買奶油冰棍的情景,真是愧不堪言啊。
對於《在母親離去的日子裏》被主辦單位取消評選資格有些遺憾。其實他們大可不必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而放棄一篇好文章。我個人甚至認為《母親》一文遠比《父親》寫的還要好!也許是由於我們每個人天生對母親的情感,也許是因為作者“很難見到父親,每天與母親在一起”,當我第一次讀到朱啟的這篇文章的時候相當地震撼。他對母親的描述,場景的烘托,饑餓的童年,貧窮的歲月和悲慘的結局都深深地打動了我,這些“場景”都深深地刻劃在我的腦海裏了。不誇張地說一句,文章裏那幾段的語言,功力和效果絕不亞于像莫言一類大師在小說裏的描述。如果我是評委,絕不會讓這篇“佳作”輕易流產。
很多人說我成不了“作家”,因為我的日子過得“太好了”。作家離不開生活,好的作品更是來源於生活。寫作就是一種紮紮實實地耕作,好收成不能全靠“風調雨順”,而是要靠出大力,淌大汗,靠“一個汗珠掉在地上摔八瓣”的辛勤苦幹。我堅信,朱啟兄有這樣的出身,這樣的經歷,更有這樣的實幹,所以他的獲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作者:北奧,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北美文學城網路作家


推荐阅读
本类热门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