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简介
曹俊亮:回族,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雕塑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首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欣赏
雕塑我们民族的灵魂
说说雕塑艺术家曹俊亮
当踏入曹俊亮雕塑艺术的殿堂,站在焦裕禄的全身雕像前,一种共产党人质朴而亲切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环顾四周,穆青、姚雪垠、金泳三、连战、瓦尔德内尔、顾毓秀……上百座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雕像陈列其中,宛如一座座无声的丰碑。它们以雄浑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阳刚之美,生动地展现着每一位雕像人物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细腻地讲述着他们背后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作品不仅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凸显了艺术家曹俊亮卓越的想象力、精准的概括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陈宝琛》末代皇帝之师 座落于福州陈宝琛故居

▲《连战》国民党荣誉主席 由河南省省委书记率团赴台赠送给连战

▲河南省省委书记把塑像赠送连战与夫人
在众多艺术形式中,雕塑被赋予了“凝固的音乐”这一诗意的称号。它的材质表面起伏有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艺术家的情感与故事,每一处细节都闪耀着情感的光芒。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向世人传递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
曹俊亮,一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雕塑艺术家,在雕塑创作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数十载。他始终扎根于艺术实践的第一线,以勤奋和执着不断探索与钻研。他所塑造的人物雕像,涵盖了丰富的类型,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突出,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他的作品既充满了时代的激情与活力,又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魅力,仿佛为每一位被塑造的人物注入了灵魂。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地展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深深打动并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金泳三先生》韩国前总统

▲金泳三携夫人丶外孙女在塑像前
曹俊亮的雕塑作品,无论是刻画英雄模范还是文化名人,始终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核心主题。以焦裕禄的肖像雕塑为例,作品呈现了焦裕禄身披上衣、双手掐腰站立的全身姿态,他目光专注地凝视着脚下的土地,质朴而坚定的神情令人动容。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焦裕禄作为共产党基层干部的担当与奉献,他始终心系群众、扎根实践,为改变脚下这片贫瘠的土地而不懈努力,一个忧国忧民的党员领导干部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在雕塑韩国前总统金泳三时,曹俊亮不仅精准地还原了人物的外貌,更深刻地捕捉到了人物的神韵。作品以朴实厚重的风格展现出人物的豪迈大气,于细节之处彰显真挚情感,将人物的内在气质通过逼真的具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表现文化名人方面,穆青的雕塑作品尤为突出。穆青的头像带着温和的微笑,生动地刻画出一位从战火中走来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他慈祥、善良,极具亲和力,仿佛能跨越时空与观众对话。曹俊亮通过精湛的技艺,将穆青的神态和精神气质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作品成为这一类题材中的典范之作。

▲《顾毓琇》教育家 座落于中央音乐学院

▲《穆青》原新华社社长
曹俊亮所塑造的顾毓秀雕像,目光中透出深邃的智慧,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这位集教育家、科学家、剧作家、音乐家、佛学家于一身的文坛巨匠的非凡气质。雕像不仅还原了顾毓秀的外貌,更通过细节捕捉到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使观者能感受到这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的博学与睿智。
在曹俊亮的众多作品中,姚雪垠的雕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姚雪垠以创作历史小说《李自成》闻名于世,其雕像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位观赏过这件作品的人,无不对其赞不绝口,惊叹于艺术家对人物的精准把握和细腻刻画。这件作品被认为是在众多文化名人雕像中,最能深刻展现人物神韵的佳作之一。
刘砚的雕像也是曹俊亮的代表作之一。刘砚作为当代著名文化名人,其雕像得到了国内众多雕塑界大师的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这件作品精准地捕捉到了刘砚的神韵,生动地展现了其作为艺术家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风貌,堪称是曹俊亮在文化名人题材雕塑中的又一经典之作。

▲《刘岘》版画家 座落于刘岘纪念馆

▲ 《瓦尔德内尔》瑞典乒坛名将、世界冠军
曹俊亮对刘砚的艺术才华深感敬佩,尽管未曾与刘砚谋面,但他对刘砚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反复研读其生活经历和图片资料,最终精准地把握了刘砚的人物形象。刘砚是开封兰考人,曹俊亮作为同为开封出生的艺术家,对刘砚有着一种特殊的乡情与敬意。刘砚是鲁迅亲自培养并鼓励成长起来的杰出版画家,他曾参加毛主席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并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毛主席还曾亲笔致信刘砚,称赞他的木刻作品,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这封信不仅是毛主席唯一一次对木刻艺术的评价,也凸显了刘砚在木刻领域的崇高地位。
在深入研究这些珍贵史料后,曹俊亮对刘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全身心投入创作,经过多次打磨和反复修改,最终完成了这尊极具影响力的刘砚雕像。如今,这座雕像被珍藏于河南省博物馆,成为曹俊亮艺术生涯中的又一经典之作,也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刘砚的艺术风采。

▲《姚雪垠》作家 座落于姚雪垠文学馆、故居

▲河南邓州姚雪垠文学馆
优秀的雕塑艺术作品,就如同一部经典的文学巨著或一首激昂优美的音乐旋律,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震撼人心,让观众为之倾倒。肖像雕塑的核心在于表现“人”,它通过捕捉人物永恒的瞬间,化作凝固的文学或音乐。这些瞬间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它们揭示出哲学的智慧、真理的光芒以及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展现出艺术家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热情。

▲《李公涛》 座落于开封翰园碑林

▲《李公涛》 座落于开封翰园碑林
为了追求艺术的至美、至善、至真、至诚,曹俊亮数十年如一日,甘愿远离喧嚣,潜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他常常独自沉浸在书斋之中,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将时间用于深入研读诗书和人物传记,或是在静谧中构思新的作品。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思考,曹俊亮深刻领悟了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精准地把握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并致力于通过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曹俊亮始终坚守着为时代塑像的使命,他为这个时代、为英雄人物、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杰出人物创作雕像。他以匠心独运的技艺,深入挖掘这些人物内心深处的道德力量,揭示他们心灵中最高尚的情趣,展现每个人物独特的风骨与个性。迄今为止,他已完成数百座人物雕塑作品,这些作品的鲜明特征在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善良、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欣赏他的作品,就如同漫步于一座民族精神的画廊,从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艺术的魅力,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马国强》原河南省文联主席、美协主席

▲《楊国灿》画家《美术》杂志发表

▲《河大播音系创始人丶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优秀的艺术家应当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批评了那些脱离生活实际、一味追逐市场利益、作品充满铜臭味的所谓“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式的创作者和作品,指出这样的文艺是没有生命力的。
曹俊亮的雕塑艺术创作,其突出的特色就在于他长期扎根于基层,始终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将自己的雕刻刀笔直指民众生活的实践,从普通人的日常中汲取灵感,用作品展现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情怀。正是因为这种对人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挚表达,曹俊亮才能创作出数百件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时代的风貌,更传递了人民的心声,成为能够传之于世的艺术佳作。

▲《邵华泽》人民日报社社长丶中将(个人收藏)

▲《杨才玉》收藏杂志社社长

▲《娄玉舟》中央电视台编辑
曾经有人劝曹俊亮,凭借他的艺术才华,如果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发展,或许能成为当下日进斗金的知名雕塑家,足不出户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曹俊亮对此毫不动心。他坚信,要为民族留下真正有价值的艺术精品,就必须有所付出和牺牲。对他来说,到大城市只是为了赚钱而创作,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艺术本身。
作为一名艺术家,曹俊亮的生活其实非常清贫。一年前,他还在开封一间废弃的破旧车间里进行创作。那里条件简陋,四面透风,但曹俊亮却毫不在意。看到这位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的雕塑家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创作,让人不禁为之动容。然而,曹俊亮却表现得十分坦然。他说:“富丽堂皇的创作室不一定就能诞生伟大的作品,我在这间破旧的棚房里,一样可以雕塑出我们民族的英雄。”

▲《抢救》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赵先生》
目前,曹俊亮的作品已经受到中国雕塑界的特别关注,这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师大家不仅高度评价他的作品,而且把他的创作看作是中国雕塑的希望和未来。因为曹俊亮的雕塑符合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对艺术的基本要求,瞄准生活、歌颂时代、赞美英雄、讴歌人民。一些大学的学者教授认为,曹俊亮的道路代表的是中国艺术家特别是雕塑艺术家应该走的一条正确道路。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曹俊亮的雕塑艺术必将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社会也必将重新认识这个由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优秀艺术家。
陈先义/解放军日报社文化部主任

▲《刘三阳》焦作抗日烈士 (2022.10)

▲《朴槿惠》处于同情丶敬佩而作

▲《自塑像》

▲ 《焦裕禄》
部分刊物发表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