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10月17日
从中医的“先天之精”到Science的“DNA修复”:基因抗衰老是否摸到法门?
2025-10-17 23:04:15
来源:杜博士信箱
浏览量:434
字体:
点击听新闻

裸鼹鼠的 cGAS 长寿基因告诉我们:在分子层面,有一种机制可以高效修复DNA、延缓衰老、几乎消除疾病风险。它像体内的“超级守护神”,守护生命蓝图,让细胞年轻如初。科学家惊叹,这一发现或许为人类抗衰老提供了突破性的分子靶点。

     最新发表于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科学(Science)》的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揭开了地球上最“不老”的哺乳动物——裸鼹鼠(naked mole-rat)的长寿之谜。研究发现,一种名为 cGAS 的关键基因,在这种小小的地下动物体内“变异升级”,竟然获得了增强DNA修复、延缓衰老的全新功能!这意味着:衰老并非完全无法逆转,而是存在可以“调控”的生命密码。

      消息一出,全球抗衰老研究圈为之震动。研究者形容,这就像在人类的“生命齿轮”中找到了一个可被重新润滑的关键齿轮。而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一发现更让人心头一震——中医数千年来讲“先天之精足,则寿可延”,如今,西方分子生物学正以生命的本源——基因修复的语言,重新讲述同样的故事:生命的根本,在于守护那份先天之精——或曰,基因的本源活力。

一、科学界震撼:裸鼹鼠“长寿密码”引发世界关注

      2025年10月9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的这一篇震撼性的研究论文是《裸鼹鼠中 cGAS 介导的机制可增强 DNA 修复并延缓衰老(A cGAS-mediated mechanism in naked mole-rats potentiates DNA repair and delays aging)》,见图1,首次揭示了裸鼹鼠体内的cGAS蛋白通过四个氨基酸的微小突变,获得了增强DNA修复的全新功能,从而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英国BBC的报道中,见图2,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家加布里埃尔·巴尔穆斯(Gabriel Balmus)表示:“你可以把cGAS想象成一个生物学的乐高积木——在人类和裸鼹鼠中,它们的形状相同,但在裸鼹鼠版本中,几个连接点被翻转,使其能够组装成完全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约翰·马丁内斯(John Martinez)在相关的展望文章中指出:“陈等人的研究描述了裸鼹鼠cGAS在细胞核中发挥影响寿命的意外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将需要确定cGAS在其他物种中的作用,无论是短命还是长寿,但答案可能比最初预测的要复杂得多。” 

      这一研究不仅为理解裸鼹鼠的长寿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人类抗衰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将裸鼹鼠cGAS的特性转移到人类身上,从而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二、从动物找灵感:人类模仿自然的科学奇迹

      人类的许多伟大发明,其实都来自对动物的“偷师”。莱特兄弟模仿鸟类的翅膀拍打与气流变化,发明了飞机;潜艇的流线设计来自鲸鱼的身体;雷达技术则源于蝙蝠的回声定位。**自然界早已是一座浩瀚的“实验室”,每一种生命都藏着进化数亿年的生存智慧。

      如今,科学家又将目光投向了一个貌不惊人、甚至有点“丑”的小家伙——裸鼹鼠(naked mole-rat)。它生活在非洲地下,长相像皱巴巴的粉色香肠,却能活到人类同体型哺乳动物寿命的10倍以上,几乎不会得癌症,也极少衰老。裸鼹鼠的超级长寿,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门,见视频1。它的秘密是什么?答案藏在那条奇特的基因链——cGAS。

      正如人类从飞鸟那里学会了飞翔,如今我们也在从裸鼹鼠那里学习“如何优雅地老去”。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它的cGAS基因似乎经过了进化“微调”,能更高效地修复DNA损伤——而DNA损伤正是衰老的分子起点。也许有一天,人类将通过理解并模仿这种自然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抗衰老工程”。

三、cGAS是什么?——守护生命的“基因报警器”

      在我们的身体里,每个细胞就像一座微型城市,而DNA就是那座城市的“蓝图档案馆”。可随着岁月流逝、外界压力、辐射或炎症等因素侵袭,这些珍贵的“档案”会被慢慢磨损、破裂。谁来发现问题、拉响警报、组织修复?这时,一个叫 cGAS(cyclic GMP-AMP synthase,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酶)的分子就登场了。

      可以把cGAS想象成细胞里的“基因警察”或“生命侦探”。一旦发现DNA有异常暴露、断裂或跑到不该去的地方,cGAS就会立刻发出分子信号,召唤修复部队(比如STING通路),迅速修补受损的DNA,就像修复城市里的破损电缆,防止“全城停电”。

      但在衰老的过程中,这位“警察”往往反应迟钝、力量不足,修复速度跟不上损伤速度,城市就开始老化——这就是细胞衰老的分子开端。而裸鼹鼠的奇迹在于,它的cGAS经过进化“升级”,变得更加聪明高效,能提前发现问题、精准修复,从源头上延缓了衰老!

      所以,当科学家说“裸鼹鼠或许掌握了青春的分子密码”时,他们真正指的,就是这位“升级版DNA警察”——cGAS。

四、裸鼹鼠的“变异版 cGAS”:比人类更聪明的DNA守护者

      科学家惊讶地发现,裸鼹鼠体内的 cGAS 基因 并不完全和人类的一样。它经历了微小但关键的“进化变奏”——就像同样是手机,人类的版本只能“报警”,而裸鼹鼠的版本却能“报警+自修+防御”。

      在普通哺乳动物体内,cGAS 的主要工作是监控DNA异常,一旦发现问题,就触发STING信号通路,启动免疫反应来消灭潜在威胁。但在裸鼹鼠身上,科学家发现这个系统被“重新编程”:它不仅能识别DNA损伤,还能直接召集DNA修复因子,加速受损基因的修复过程。

      换句话说,裸鼹鼠的 cGAS 是“双职工”——既是安全警察,又是修理工程师。当其他动物的细胞忙着扑灭“炎症之火”时,它已经在悄悄修好电线、加固管道,避免损伤扩大。正是这种高效的DNA修复能力,让裸鼹鼠的细胞能“岁月无痕”,几十年如一日地运转稳定。

      科学家形容,这种“多功能版 cGAS”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能跨物种发挥抗衰作用的DNA修复因子。未来如果人类能理解并激活类似机制,就有机会让衰老速度像拨慢的时钟——变得更慢、更稳、更优雅。

五、万能基因?长寿基因或将颠覆我们对疾病的认知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只要拥有一个长寿基因,人类几乎不再生病。这不是科幻,而是裸鼹鼠 cGAS 基因给我们的科学启示。科学家惊讶地发现,这种基因不仅能强化DNA修复、延缓衰老,还几乎同时消除了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人体的“万能保险箱”,能封锁致病密码,让疾病无处可生。

      换句话说,未来如果人类能够安全地移植或激活这种长寿基因,它就像一位超级“基因保镖”:癌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甚至衰老信号都会被它关在门外,完全不再打扰我们。连现有的各种治疗方法、甚至其他基因疗法,在它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可以说是对疾病的“降维打击”。

      可以设想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被赋予长寿基因,从此无病无灾,健健康康活到百岁以上,甚至更久。身体里每一条DNA都被守护,每一次细胞分裂都井然有序,生命信息如同被加密保护,任何潜在的疾病信号都被阻断。世界上最棘手的慢性病、遗传病甚至恶性肿瘤,都会悄然消失。

      如果这样的未来真的来临,医学史将被重新书写:疾病不再是人类的必然伴侣,而健康、长寿,将成为每个人的“标配”。一颗小小的长寿基因,就可能改变整个生命的规则,让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生命主人。

六、中医眼中的先天之精:生命的神奇动力

      在中医里,先天之精被视为生命的原动力,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它来自父母的精华——父精与母精在受孕时奇妙交汇,这一瞬间就诞生了新生命,也被古人称作“两精相搏谓之神”。可以想象,这一刻就像宇宙中的小火花点亮了生命之灯,点燃了个体的全部可能。

      先天之精像体内的“生命储能罐”,支撑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与抗病能力。随着岁月流逝,它会慢慢消耗;一旦先天之精耗尽,生命的能量灯便会熄灭,身体衰老加速,生命走向终点。

      通俗地说,先天之精就是生命的燃料:充盈时(年轻),你精神旺盛、健康长寿;耗尽时(老年),生命自然谢幕。因此,中医强调“养精、护精、固精”,仿佛在为这盏生命之灯不断加油,让它尽可能长时间地闪耀。

七、中医对照:cGAS守护DNA,如肾气封藏“先天之精”

      中医讲“肾者,主封藏,藏精而生髓。精足则寿,精衰则老。”这“精”,不是单指性精,而是生命最根本的能量与物质基础,是“先天之气”的载体。一个人的“先天之精”足与否,决定着他是否长寿、是否抗老。

      听起来玄妙?其实,《Science》这项发现让“先天之精”第一次有了分子语言的解释。裸鼹鼠的 cGAS 基因,就像是守护“生命之精”的卫士。当DNA(生命信息的“根本之精”)受损时,它能迅速修复、封藏、重塑,让“生命之本”不被漏损。这与中医所言“守精则寿,精泄则衰”可谓不谋而合。

      换句话说,中医几千年前以经验总结出的“养精延寿”之道,如今在分子生物学的显微镜下,被重新验证。cGAS守护的是基因的完整性,而中医守护的是生命的整体性。一个从微观,一从宏观,但目标一致——延缓衰老,留住本源。

      或许未来,当科学家通过基因疗法“增强DNA修复”,中医也在通过调养肾气、补养精血,让身体自身的“cGAS机制”保持旺盛。两条路径最终汇聚成一句古老的智慧:

      “精满则气足,气足则神旺,神旺则寿延。”

八、反夺天地之精:中医延寿的秘密法门

      中医认为,先天之精虽然是生命的根本,但随岁月流逝会不断消耗。幸运的是,人类并非完全被动。通过养生与修炼,我们可以“反夺天地之精”,汲取自然界的精华,为体内不断消耗的先天之精续力,从而延年益寿。

      想象一下清晨的林间,微风轻拂,阳光洒落在身体每一个细胞上;此时进行吐纳练气、打坐静心,就像为生命的“燃料罐”注入新能量。配合药食同补——如枸杞、黄精、山药——就像给身体加上精致又天然的“能量饮料”。再搭配轻柔太极、五禽戏等运动,让血脉流通、气机畅顺,每一次呼吸和动作都在为先天之精“充值”。

      中医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动态过程:静养神,动养气,食养精。静中调息、动中调身、食中调性,每一环节都在与自然天地呼应。通过这些方法,人不仅能延缓衰老,更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生命活力,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却总能保持年轻的姿态。

      可以说,养生和修炼就是现代科学尚未完全理解的“生命充电术”:它让先天之精不被迅速耗尽,为生命加码,让岁月在身体上留下的痕迹越来越轻。

九、长寿基因与先天之精:科学与中医的交汇

      裸鼹鼠的 cGAS 长寿基因告诉我们:在分子层面,有一种机制可以高效修复DNA、延缓衰老、几乎消除疾病风险。它像体内的“超级守护神”,守护生命蓝图,让细胞年轻如初。科学家惊叹,这一发现或许为人类抗衰老提供了突破性的分子靶点。

      而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先天之精是生命的根本,岁月流逝会消耗它,但通过养生和修炼,可以从天地汲取精华,为体内的先天之精续力。呼吸吐纳、打坐静心、太极五禽戏、药食补精,每一招每一式,都像为身体的DNA修复机制加油,让生命活力源源不断。

      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画面:科学可以在分子层面激活“长寿开关”,中医则在整体层面维持生命能量。一个守护细胞,一个守护精气;一个修复DNA,一个滋养先天之精。两者合一,仿佛给生命装上了“双重保险”,既能抗衰老,又能提升整体健康,让人类离“无病、长寿、健旺”更近一步。

      可以说,未来的延寿之道,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基因疗法,也不是单纯的药食保健,而是科技与养生并行,让身体的每一条细胞和每一份精气都协同运转。当科学与中医互为映照,长寿不再是传说,而是可以触手可及的现实。

十、自然界的长寿奇迹:裸鼹鼠只是“小弟弟”

      裸鼹鼠的惊人寿命已经让科学家瞠目结舌,但在自然界,它不过是长寿界的“小弟弟”。比它更奇妙的生命还很多——比如灯塔水母(Turritopsis dohrnii),它能够在生命终点前“返老还童”,完成细胞重置,几乎实现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永生。这种现象就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天山童姥: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她都能不断返老还童,年年岁岁都像年轻时那般,仿佛永生不死,让人惊叹自然界竟有如此奇迹。还有一些龟类、深海鱼类,寿命能长达数百年,它们的细胞和基因似乎掌握了时间的秘密。

      而人类,如果凭借着科技进步与基因疗法的突破,再结合中医道家千百年来的养精护气、修炼延年之术,是不是有可能进入一个宛如《圣经》描写的高荣国度:人人拥有不会生病、不会腐坏、永恒的完美身体?佛教中所说的长寿净土,身体轻盈、神识自在,岁月不再留下痕迹;民间传说中的天堂,也描绘了人们长寿健康、无病无忧、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试想这样一个画面:衰老被完全阻断,疾病不再有市场,生命不再受限,智慧、力量与自由无限延展。我们不再是岁月的旅客,而成为真正掌握时间密码的“生命炼金师”,既能在现实世界自由驰骋,也能与精神世界的永恒境界呼应。

      裸鼹鼠只是序章,灯塔水母就像天山童姥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而未来的人类,或许可以通过科技和修炼,将这些秘密与古老智慧融合,让现实与神话交汇——在科学与哲学的交响中,触碰真正的永生。

作者简介

李鸿雁,注册针灸师、注册按摩师、加拿大整体医学治疗中心主诊中医师。传统中医传承于外公,系统培训于加拿大中医科学院Canadi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杜文民,医学博士、主任药师、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警戒与药物评价中心主任、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加拿大智慧中药生物科技公司总裁(Canada Sageherb Biotechnology Co. Ltd);师从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流行病学创始者、原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王永铭教授,是中国第一位药物流行病学博士;原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常务副主任;第23届中国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国际传统药物临床评价学会(International Clinical Evalu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CEACM)常务理事;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ISPE)等多个学术组织成员


杜博士信箱(微信公众号)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