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频道
北京
河南
上海
江苏
大湾区
2025年10月14日
第十一届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在海口举行,发表《海南宣言》
2025-10-15 00:15:37
来源:中华商报综合报道
浏览量:347
字体:
点击听新闻

三天会期中,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注册嘉宾,分别参加6个动态议题板块及38场活动,围绕自由区如何助力经济繁荣、促进利益相关方协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北京时间10月10日至10月12日,主题为“自由区:通向全球繁荣、贸易和可持续创新的大门”的第十一届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在海口举行,吸引了全球逾70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界领袖与专家参会。本届大会由世界自由区组织、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这是该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据了解,世界自由区组织注册于瑞士,总部设于阿联酋迪拜,其成员涵盖来自140多个国家的超过1600个机构。世界自由区组织大会于2015年首次举办,如今已成为全球自由区领域权威的国际交流平台。

  世界自由区组织主席穆罕默德·阿扎鲁尼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大会在海南举办具有特殊意义。作为中国的自由贸易港,海南向世界展示了制度创新、绿色经济、数字化转型以及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凭借开放的营商环境、富有前瞻性的治理理念以及对全球合作的坚定承诺,海南充分展现了其作为现代自由区的发展潜力。

  主办方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海南将充分利用大会契机广泛宣介自贸港封关运作机遇,扩大海南国际经济合作“朋友圈”,开展精准招商引资与项目对接。

       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在出席闭幕式并致辞时表示,这场盛会充分彰显了自由区在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激发区域经济增长动能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也为海南自贸港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拓展全球合作网络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前,海南正致力于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诚挚欢迎更多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和顶尖人才选择海南、投资海南、扎根海南,共享中国大市场的广阔机遇。让我们以本届大会为新的契机,共同推动全球自由区向着更加智慧、更加绿色、更加包容、更具韧性的方向迈进,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新动力”。



        穆罕默德·阿扎鲁尼在闭幕式上对东道主和合作伙伴给予本届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大会期间,合作的精神一直指引着与会各方的讨论,鼓励大家去寻找应对当前复杂挑战的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自由区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希望大家借助本届大会,将凝聚的共识转化为切实的行动,齐心聚力推动自由区成为团结协作的催化剂,在驱动经济进步的同时打造增强韧性、促进繁荣、塑造未来的新引擎。


        三天会期中,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名注册嘉宾,分别参加6个动态议题板块及38场活动,围绕自由区如何助力经济繁荣、促进利益相关方协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闭幕式上,世界自由区组织发表《海南宣言》,并向下一届大会主办方代表授旗。

 

 

     《海南宣言》指出,自由区作为吸引面向未来的产业、加速经济多元化的平台,已成为政策创新、国际贸易一体化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各方应善用自由区平台,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促进多方利益相关者对话,分享最佳实践,应对共同挑战。


  《海南宣言》提出,各界自由区组织成员应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采纳循环经济原则、发展使用可再生能源、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及强化气候韧性措施,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同时,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地化内容发展与社区参与计划,为当地社区创造持久共享价值。

  在技术创新与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海南宣言》倡议,各自由区应持续从多个领域探索创新:探索氢能经济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动汽车生产与先进电池制造;人工智能与数字贸易所需的数据基础设施;医疗服务、旅游、粮食与能源安全领域的跨境倡议。

  《海南宣言》还呼吁培育包容与融合的生态系统,提出超越“飞地”模式,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及区域经济的包容性生态系统,为中小企业开辟进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规模化运营与全球市场覆盖的路径,同时通过与自由区内企业、学术机构与本地产业的合作,促进知识转移与溢出效应。

  为实现相关愿景,世界自由区组织呼吁特区管理机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私营部门及社会团体拥抱数字化,加速采用数字工具与无纸化贸易系统,提升效率、透明度与竞争力;同时制定并实施新的关键绩效指标,并通过全球经济特区联盟等平台加强合作,分享最佳实践,应对共同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海南宣言》相关目标的达成,大会还宣布启动了世界自由区组织与中国经济特区战略联盟中心。此合作框架旨在借鉴中国无可比拟的经验,促进全球知识交流,该中心将系统梳理并分享中国经济特区模式的深刻经验,就经济特区融入全球贸易协定开展联合研究,制定政策框架与实用工具,提升特区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环境中的竞争力,向更多自由区分享来自中国的先进经验与成果总结。
来源:中华商报
评论 (0人参与)
评论列表 (0条)